“以民为本”这四个字,最近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很高,基本上取代了“平辽灭
”。01bz.cc
臣子们可以预料,外患消除,皇帝的注意力将转向内政。而“以民为本”则是治理内政的宗旨,或者称为原则。
其实,“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商周时代便有。可惜,上千年来,也就那么回事儿。如果真的国泰民安,那也没有改朝换代的周期循环了。
而朱由校正在把“以民为本”落到实处,从国家粮食储备库,到减免赋税,再到医学院的推广天花疫苗。
不光要喊
号,还要
实事,这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让臣子们知道,皇帝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看到实际的行动。
每个大明子民都是国家的财富,
红利知道不?百万雄师见过没?
看好就抢,不服就揍,皇帝打造的不是虚名的天朝上国,而是世界第一的强国。肥沃的广阔土地,万里无际的海洋,都是俺大明帝国的。
“天暖和了,朕准你回家省亲。”皇帝脑子在胡思
想,突然说出一句没来由的话。
张裕儿立刻睁大了眼睛,可惊喜的
一闪即逝,赶忙说道:“皇爷恩典,臣妾谢恩。可不合宫中规制,还请皇爷收回成命。”
皇帝霸气地一瞪眼睛,说道:“规矩是
定的,朕是九五至尊,改了就是。不光是你,后宫嫔妃都有此待遇。”
都有才好,就不担心被别
说三道四。张裕儿虽然晋为妃子,还先得两
,可出身与别
比,总觉得矮
一
,事事都留着小心。
“臣妾谢过皇爷,谢过皇爷。”裕儿喜出望外,凑上去左一
右一
亲得热
。
你亲我,我也得亲回去才不吃亏嘛!
皇帝呵呵笑着,捧着起儿的脸,一个长长的湿吻过后,搂着温软的身体滚到了床上。
……………………
京城一片祥和的年前气氛,但突然生的事
,却令很多
警醒。
成国公朱纯臣被查,宅府被封,掐监
狱,罪名是欺君。
欺君这个罪名很宽泛,也是可大可小。昔
皇帝下诏书,要勋贵官僚退出商业,严查官商勾结。
而朱纯臣却没有完全照办执行,京城内的商铺只是换了个远房亲戚的名字,就以为能蒙混过关了。
可以想见,这点伎俩岂能瞒过厂卫?皇帝显然也不是刚刚知道,赶在这个时候严加处置,正是借了平辽大胜之威。
京营有孙应元坐镇,五城兵马司是卢象升,辽东还有十数万虎狼之师,外患已除,皇帝再无顾忌。
事之后,皇帝的处置也是又快又狠,朱纯臣除爵流放,亲属流放,抄家所得全部
给吴用先,用作重建辽东的资金。
由靖难功臣朱能开始,世袭九世、十二位的成国公爵,彻底除名。
至于嘛,不过是隐瞒了几家商铺,就算是可称得上“欺君”,也不用如此严厉的处置吧?
皇帝又缺钱啦,以前是平辽灭
,现在是重建辽东。京师中很多勋贵都缩紧了脖子,以为皇帝已经盯上了他们的钱袋子。
皇帝确实对勋贵宗藩没什么好印象,但严厉处置朱纯臣,除了这家伙隐瞒经商外,还有别的原因。
历史上,李自成军
近京师时,崇祯帝派朱纯臣督守京城的齐化门。
然而,在李自成攻
北京之后,崇祯帝手执三眼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
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朝阳门),成国公朱纯臣却闭门不纳。
此时的朱纯臣已经决定另投新主了,他知道明王朝的倾覆只在眼前,自己虽然累世
受皇恩,但抛不下荣华富贵的他绝对不愿意陪着这个亡国之君一起送死。
无论崇祯帝如何呼喊请求,朱纯臣闭门不出,充耳不闻。李自成军一到,这位成国公就立刻献出了齐化门。
王朝末
,方才能看出平
那些“忠臣”的嘴脸。一些勋戚文官的节
,连太监都不如。
不仅仅是朱纯臣,皇帝可是有一笔账,要慢慢收拾那些
费国家钱财,却全无报国之心的王八蛋。
说是敲山震虎也好,拉开收拾勋贵宗藩的序幕也罢,甚至于只是皇帝恼恨朱纯臣在历史上的忘恩负义,反正,朱纯臣事件给京师的年节气氛笼罩了一层
影。
当然,
影只是对于勋贵来说。不关自己的照样欢庆,老百姓更是不管什么国公、侯伯的下场。
对于欠有外债的
来说,有一句俗话叫“年关难过”。对于京城的勋贵,现在
到他们惶惶不安了。
赶紧的,
不
净赶紧收拾,别等到让皇帝抓到把柄。家中的子弟亲戚也赶紧严格约束,别因为不法而被有司找到罪名。
尽管皇帝处置起来毫不留
,可还是顾些脸面,总有个由
再下手。
哼哼,朕要起狠来,可是连脸都不要,说你心怀怨忿,一样的抄家灭门。
皇帝坐在殿内,听着老魏在汇报工作,
平淡,不时伸手摆弄一下桌案上的小模型。
老魏恭谨地说着,条理清晰,叙事简明,难得的好记
,竟不用稿子。
皇帝终于听完了汇报,脸上露出笑意,缓缓说道:“魏伴做得很好,几年来着实辛苦。没有内部的稳定,平辽也不会如此顺利。”
“皆是皇爷英明武,
婢只是努力办好差使,不敢言辛苦。”老魏躬身谦辞。
皇帝笑了笑,说道:“能办好差使,让朕满意,亦是大功一件。明年要继续加强南方的工作,天高皇帝远,总有些混账东西想要欺瞒于朕。”
老魏立刻保证道:“皇爷放心,南都的那些勋贵外戚,但有不法,绝不放过。而且,
婢已经搜集了不少资料,足以拿下一些。”
“不急。”皇帝眯了下眼睛,冷笑道:“待朕从辽东调一营
马到南京后,再收拾他们不迟。”
老魏连忙马
奉上,“皇爷
谋远虑,有一营百战之师威慑,谁都得老实服贴。”
从辽东拔调
兵强将,不仅是南京,还有各个边镇。都是富有作战经验的勇猛将士,北方的边防一下子就能加强起来。
这与把武学毕业的军官分派到各地,整顿卫所官兵是一样的道理。
战斗力、战斗素质有差别,这是难以避免的事
。但差得不能太大,至少能对付山贼
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