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存在联系吗?”“鸡打鸣怎么和太阳升起扯上联系——”“同样的,我也可以说‘放开石头’和‘石头落在’地上怎么会存在联系?这就是休谟的怀疑论,认为世界的不存在因果关系。
也就是‘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是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
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像中归类。
’”“呜,好像理解了?”春明还是一头雾水。
“这只不过是诡辩罢了。
”见春明还在晃着脑袋思考,杨零重新塔上了话题“‘鸡打鸣’和‘太阳升起’这样的推理方法是‘归纳推理’。
虽说对于事物的观察以及现代的统计学等,归纳推理确实有必要,而休谟的说法也确实打破了实证论(必须透过经验和观察去认识世界),这点确实无法反驳。
但他本人自己也说了,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这种因果性的时间先后性就足够用了……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我要说的是休谟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错误。
‘鸡打鸣’和‘太阳升起’是‘归纳推理’,而‘地球自转’和‘太阳升起’是‘演绎推理’……我上面也说了,我所追求的是演绎推理后得到的必然成果的‘真理’——用你们这群爱玩哲学小把戏的小孩的话语就是,‘尽管我们的全部知识开始于经验,知识却并不遵循经验产生的途径’。
”“康德吗?”我苦笑了笑。
前半段实用主义(知识应该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非研究知识/工具是什么。
)的想法不像是杨零这个追求真理、研究知识的人会说的;后半句用康德的先验和后验的理论就打破‘休谟问题’,可见得他的确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研究。
“等等!演绎推理是什么!归纳推理又是什么!康德又是谁啊!”春明无法接受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又举足无措了起来。
“……”杨零没有说话,像是让我们解释给春明听。
“先从演绎推理开始说起吧,就是先通过不可否认的前提,通过推导(演绎),得到一个结论。
这就是演绎逻辑。
打个比方说,一个大前提是‘人都会死’(不可否认),另一个小前提是‘苏格拉底是人’(不可否认),结论就是‘苏格拉底=人=会死’,苏格拉底会死。
虽然我们对于‘人会死’和‘苏格拉底是人’都是通过经验(所有人都会死,两只手两只脚的是人),但苏格拉底会死这一点是我们通过推理得出来的,而这推理的过程并不存在休谟所说的‘因果关联性的不存在’……”“苏格拉底是谁?”“不重要,你只要知道他是个人名就行了。
”“而归纳推理就像您们上述那个世界休谟说的:因为过去一万只天鹅都是黑色,因此第一万零一只也是黑色;因为过去人类扔一万次硬币都是正面,因此第一万零一次也是正面;……这种通过这种过去的事件来去推导末来的事件推理,或者说从过去个别的事件推理整体一般的事件,这就叫做归纳推理。
潘多拉二号补充地说。
”“啊!我懂了!这是考试时,对的就选演绎推理,错的就选归纳推理的那个吧!”“不……你怎么什么逻辑思维方式啊……”
之前春明说讨伐魔王就能回到原来的世界,就是一种归纳推理的思考方式。
通过过去看过的动漫先归纳了‘打倒魔物回去’这个前提,最后总结了‘在这个世界我们打倒魔王了就能回到原来世界’的结论。
而归纳推理法也不能总说是错的。
比方说:我们发现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所以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而这种方法在数学归纳法和统计学里也都有体现,是一种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推理方式。
“而康德就说了,休谟质疑归纳推理的方式,但他却不能质疑我们的演绎推理。
而这种演绎推理,或者该说是智慧、知识,是先于我们过去所获得的经验的。
因此他也称呼为‘先验’知识。
打个比方说,1+1=2就是一个很好的先验知识,1+1=2,不基于任何经验,只靠我们的理性就能推断出来。
只要你能明白1是什么意思,2是什么,加法是什么……”杨零帮忙地好心补充。
最后一句好像还讽刺了一下春明这个笨蛋,可脑容量已经过载的春明却没听出来。
“数学、物理,这些都是先验的知识。
”
“我先
不从这所谓的‘先验’知识是否存在开始争论。
先单纯讨论物理是否属于‘先验’知识开始吧。
”紧接着杨零地发言,我跟了上去。
而杨零不爽地瞪了我一眼,但我并没有怎么在意。
“物理学是基于一定的现实观察,在其之上画上一定的符号,从而推理的学科——单单就从‘观察’而言,就已经不属于‘先验’知识了。
刚才的‘扔石头’和‘石头掉在地上’这就是一个物理现象,是我们通过这个现象,去推理这个世界具有引力……也就是经典的‘牛顿与苹果树’,开个玩笑地说法就是‘如果没有苹果,那牛顿也不能推出万有引力’,同样的,没有‘石头我们也观察不出石头会掉在地上’……在这一点上,我们就已经是通过经验观察去总结物理规律了,并不能说物理就属于先验知识……就像现在这个和我们那个世界的物理法则是不一样的,你也说了,这个世界存在一种我们世界并不存在的‘力’,因此先验的理论就已经破火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物理法则就像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一样实际存在。
你不能光说数学的1+1=2的加法是先验知识,但物理法则并不是。
从而说物理并不是先验知识,1和2也是经验观察出来的,难道1就不存在?2就不存在吗?物理也是一样,‘石头’和‘苹果’也都是观察出来的,难不成它们就不存在?”杨零耸了耸肩,表示对我逻辑的无语。
“虽然我对康德的思想也嗤之以鼻。
比如说他认为‘空间’和‘时间’是主观感性的,让当时的科学家绕了好长一段远路,让科学家把时间和空间这一现实的要素脱离出来,直到爱因斯坦才被证明时间和空间是被引力所影响、是客观理性的……不过他的先验知识理论多少还有点可取之处的。
”“杨零你是聪明人,因此我也要从批判物理不是先验知识的角度,再一次去批判数学也不是所谓的先验知识,从而告诉你先验知识并不存在。
”我笑了笑,好久没有这番有意义的交谈。
与杨零的这番对话进一步稳固我的思想。
“而你说的康德时空观对科学家的影响,也就是哲学对科学的影响,科学对哲学的影响,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正是我们讨论的终点。
”“啊吧啊吧”春明已经彻底放弃思考了。
“你刚才那种实在论所说的,‘1和2是实际存在的’,‘石头和苹果是实际存在的’,‘运算规则和物理法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