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明天我们就去窑上釉,你趁着天热赶紧烧,一烧好我马上拉走,然后你就用陶土烧陶,等待我再叫你烧瓷,你再烧!"
"好,一切听东家的。"
等他们走后,锦娘找来入画,"你过了年也该成年结亲了,我要把小泥巴配给你做丈夫,以后他要是再来你要和他多亲近亲近。"
入画脸又红了,低着头说,"夫人,他不是和我同岁的吗?"
锦娘差点忘记这遭了,男子成年是十八岁,才能结亲,"也就比你成年晚两年而已,你先结一个,让小泥巴做你的二丈夫。"
一边的李三心里不淡定了,这小泥巴的处境不是正和他一样的吗?
☆、家长里短
第三十章家长里短
第二天锦娘起了个大早,叫上李三,又拉上正值休沐日的顾长风,还要他带上大中小号的狼毫毛笔,几人上了马车直奔窑上。
经过内城又买了许多吃食和衣物带给白师傅父子,还有王莽那瘸腿爹。
锦娘现在已经有四个月了,王大夫每隔几天就被请进桃花源把脉,他也说胎象稳定,现在也可以多走动走动,所以她这日才能如此痛快地出门。
马车里顾长风垫上了厚厚一层被褥,棉蒲团子都围着她,尽管软棉但实在也是热,李三只得不停地在马车里打扇。
到了窑上,马车进了院子,锦娘一出马车就觉得舒服些了,天气热了马车里挺闷人的。
顾长风扶着她在一边休息,李三拿出马车里的东西分给他们。
除了一些吃食,白师傅父子和王莽的爹都有新衣服,还有一些生活用品,锦娘对窑上的开支都交给了李三还特意吩咐过要宽裕些,所以李三东西买得也很周全。
分了东西,三人都十分高兴,王莽的瘸腿爹更是千恩万谢,锦娘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好歹也算是她的公公。
白师傅带她看了泥坯,锦娘觉得确实修得很精巧,挂坠和耳坠,戒指修得十分薄,造型也更别致,特别是几个书桌上的小摆件,两个笔架和十二件动物生肖小巧玲珑得十分精美可爱。
等白师傅把瓷坯搬进上釉的房间后,锦娘带了两个丈夫进了房中,让李三守在门口。锦娘拿出一个小酒杯样式的密封瓦罐,扒开油布塞子,这正是用氧化钴调制出的上釉用的颜料。
她让顾长风一件一件地用这个颜料在泥坯上画纹样儿。
她今天要做的是陶瓷上釉下彩,就是直接将图案绘在瓷胎上,然后施上透明釉,经高温一次性烧成,使颜色封于釉下,宋代的青花瓷其实就是这样的程序和工艺。
但作为天然的制色颜料氧化钴却是有毒性的,它可引起咽粘膜刺激症状,继而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严重的会引起呕吐和腹绞痛,体温升高,小腿无力等。用现代医学来看过多接触会引起红细胞增多症,心肌病和甲状腺肿大,还有皮炎。
所以锦娘迅速在顾长风面上围上一条手帕,顾长风眼角一扫,看那帕子边角绣着几片竹叶,她当初上门提亲时说他已经给了嫁妆,而这条帕子正是她口中的"嫁妆",顾长风温情一笑,低头慢慢落笔。
他的功底锦娘时知道的,不用她说,他就知道每一个泥坯上该如何落笔添色。
锦娘有了身孕怕沾了氧化钴的毒性就没在房中陪她,和李三一起坐在房门口聊天。
"李三,你是喜欢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锦娘问出口才发觉自己的傻愣,这里肯定是人人都希望是女儿啦。
果然,"我希望是个女儿,长得和小姐小时候一样娇俏可爱。"
"我现在不娇俏可爱吗?"锦娘说着故意眨巴眨巴眼看着他,引得李三扑哧一笑。
"我的李三儿,笑起来真好看。"锦娘挨近他说着,李三慌忙搂着她,撑着她的后腰,她可摔不得。
"年底你就成年了,我们就可以结亲了。"锦娘悄悄地说到,李三不自然地抿抿唇,看着她的肚子。
锦娘一看自己的肚子,作出懊恼的样子,"哎呀,我们之间还有个第三者差点忘了。"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直到将近两三个时辰后顾长风才出来,终于画完了,接下来是李三的事情了,他现在完全可以单独地完美地完成上釉这个环节。
他也是拿出早已备好的釉料开始慢慢施上。
其实只要氧化钴涂料和釉料这两种东西不外泄出去,陶瓷的秘密就算是保住了。
顾长风陪着锦娘再外面坐了一会儿和她说说自己画的图案,不想一会儿就到大中午了,顾长风又怕锦娘饿了,忙从马车里取了早就准备好的糕点给她吃,但这么热的天,哪里吃得下糕点,刚好王莽瘸腿的老爹熬好了绿豆汤讨好地送了过来,还特意强调放了姜片一起熬的,孕妇喝了不要紧的,还解暑,顾长风连夸他老人家考虑周全,看锦娘喝了一大碗两人们都堆满了笑容。
锦娘放下碗问他在这里住得怎么样,要不要和王莽一起住进桃花源里去。
王莽老爹受宠若惊,锦娘这样问他就意味着是愿意给他养老的,他感动连连,忙说在窑上住得挺好的,和白师傅也谈得来,彼此也算是有个照应。
锦娘也没坚持,就说有什么需要只管提,反正按月李三都会给他工钱,只多不会少的。
等到快中饭的时候她们终于搞完了,锦娘离去时让白师傅趁着九月赶紧烧制,烧制完了她就会马上派人来取走,又嘱咐一遍,只要东西拉走他就可以慢慢烧制瓦罐,陶器什么的。
回去没过几天王莽就汇报说山顶的神女庙修好了,锦娘派了顾长风上去看了看下来也说修得不错,锦娘又让王叔去城里定了一口超大的铜钟。
古代金属还是很贵的,这大一口铜钟含铜含工钱一起要二三百两的银子,但这次王叔一点没抱怨贵,给钱给的十分痛快。
终于熬到十月份天气逐渐凉了下来,锦娘肚子越发大了,还是约了顾长风和李三去了窑上验货,照例带去了许多吃食衣物给他们,特意给他们都一人裁了两套秋袍。
等到东西拿出来的时候,连顾长风向来淡定的人也时惊叹连连。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锦娘此刻最快的联想就是方文山那首青花瓷了。
这八十多件货里,有一大半多是首饰,几对耳坠有水滴形,圆珠形,顾长风用微毫画的富贵牡丹,配套的吊牌和戒指都是又薄又细致,衬着上面青花色的花样儿十分雅致高洁。一套十二生肖小摆件和几个小笔架倒是净白色的,因为是空心的,看着很是晶莹剔透。还有两对酒杯,小巧玲珑不说,一对在杯身处有缠枝莲花,另一对在杯底有鱼形图纹,锦娘想这要是乘上酒那就是鱼在酒中游了。
另两口茶杯倒是周身画满了松竹梅岁寒三友,素坯光洁润泽,青花勾勒线条流畅飘逸,当真是珍珠白沁就烟雨,孔雀蓝映着月光。
锦娘细细欣赏了一番,发现还漏看了几根瓷簪,其中有一支通体洁白光润,顶端做成一个圆柱子状,象镶嵌上了一颗明珠。她看到这只簪子忽然就想到荣大公子。
把这些瓷器一件件放在锦盒中用锦布裹好,端上了马车,又对白师傅细细嘱咐一番,也让他有空多带小泥巴去桃花源坐坐,几人便起身离开了。
这些瓷器都搬进了锦娘卧室里放好,她想了想把那根净色的簪子挑了起来放在书桌屉子里。
等再过了几天,定制的大口铜钟回来了,王叔说庙里上铜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