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练达、齐默等人的意见…”
“动少此言差矣!”宗亮打断了我的话头,正色道”万门主乃是一门之主,我等自然是以他马首是瞻!”
“哦?那我且问你,万里流死了吗?”
宗亮摇摇头。
“万里流既然没死,铁剑门和来风流云散?!光是你和练达这两大高手,就足以支撑铁剑门直至万里流康复了!”
宗亮顿时哑口无言,吭哧了半晌,才道:“万门主已经没有复原的希望了!”
“啊!”轮到我吃了一惊,老南下手虽重,却尚未达到致命的程度,甚至唐天文的内伤都远比他严重,按照我原先的估计,虽然他即便改了主意也肯定无缘参加武林茶话会,但两三个月后,无论如何也该复原了,怎么能说他没有复原的希望了呢?
“看来动少得到的情报并不详细。”宗亮缓缓道:“潇湘馆一战,唐门不仅派出了唐天文女婿这一秘密武器…”说道这里,他停了一下,特意多看了我几眼,那眼神似乎在说,我有很大的嫌疑,就是唐棠的神秘夫婿。
知道我抬起了眉头,他才接着道:“更让人吃惊的是要唐门笼络到一位武功不在我之下的高手,此人正是名人录上的神秘人物——鱼少言!”
“鱼少言?名人录排名第二十五的那个鱼少言?”
第二章
我装出一副吃惊的模样,心里却暗自一叹——老南,看来不光是我一个人看出了你的出身来历!真不知宁波这一趟带给你的究竟是福还是祸,而宗亮亦不愧是少林寺精心培养出来的杰出人物,他的见识和眼光可能甚至还在我之上。
“不错”果然就听宗亮继续揭开老南的伪装:“鱼少言虽然和恒山的那个大美女练无双以及来无踪去无影的杀手‘流风’并称名人录三隐者,可他的阎王令毕竟有人见识过…”
似乎是想起了那晚的一战,宗亮的眼神明显炽热起来:“很久没有碰到这么强的对手了,内功深厚,招式精奇,而且,武功分明是和江湖第一高手孙不二一脉相承,既有可能就是孙不二的亲传弟子,这样的人物,真想再碰上一次,好好地打上一场!”
不过,他很快就平静下来:“动少,你该知道孙不二独门武功苍龙劲地威力究竟有多大吧,阎王令虽然没有刺中万门主地心脏可苍龙劲却把心脏附近的经脉尽数毁去了!”
我感叹了一声便沉默不语,脸上微微露出一点讶色,似乎是被老南也就是鱼少言的身分和万里流的伤势所震撼。可我心里却明镜似的,老南如果真的毁了万里流的武功,也早就告诉我了,关于万里流的伤势,不是宗亮撒谎,就是有人动了手脚。
沉吟了半晌,我突然问道:“听说,鱼少言当时的对手是宗先生?”
“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宗亮似乎觉得自己有点言多有失了,籍着给我斟酒的当儿,一边不着痕迹的打量我,一边缓缓说道:“我最初的对手是唐棠,这位唐大小姐的武功一样不凡,名人录三十六,我看都低了。好在京城死了个唐五经,不然…”他哼了一声:“唐门还真是卧虎藏龙!”
“宗先生八成是动了怜香惜玉之心!”我故意表露出我得疑心,表明我并非不知当时宗亮并未全力以赴,随即又把话题从唐门身上拉了回来:“能看破鱼少言的来历可不简单,不知道宗先生以前行走江湖用的是什么名号?竟是这般见多识广。”
“我也是在他伤了万门主之后,才隐约猜到了他的来历。”宗亮一窘,讪笑道:“后来和大江盟的人互相验证,才终于确定了他的身分。”
宗亮自然不肯暴露身分,把事情推倒大江盟的头里就合情合理,因为我知道,孙不二和齐放的关系很微妙,齐放了解孙的武功特点一点都不奇怪。
不过,宗亮的措辞却颇耐人寻味。眼下在宁波,大江盟里有资格和他一起探讨武功的,除了齐放之外,大概只有宫难、李思了,他们几个都是江湖的名人,可他竟然连一个人的名字都不提,只笼统地用”大江盟的人”代替了,加上他说话当中不自觉流露出来的表情语气,我立刻明白,他或者铁剑门与大江盟之间的关系实在是糟糕到家了。
彼此看不顺眼的两个门派偏偏有着牵动江湖局势的合作,只能说,他们的背后是同一个身影。
“既然万门主重伤难愈,你或者练达为何不挑起铁剑门这付重担呢?难道是有人从中作梗不成?倘若果真如此,我倒愿意助你一臂之力,不过,我有个条件…”
我试探道。
“是要敝门改变在茶话会一事上的立场吧,动少,恕我直言,这似乎不大可能。”宗亮虽然微微有些动意,可还是立刻断然否决了我的提议:“覆水难收,动少不会逼着万门主食言吧!”
“此一时彼一时,何况,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微微一笑”其实,如果铁剑门真像你说的那样完蛋了,江湖上又有几人还会理会它对茶话会的态度呢?说来,铁剑门垮台最合我的心思了,我只是替你宗亮惋惜罢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个能在江湖抛头露面呼风唤雨的角色,可转眼一切都成了空,你以后又将何去何从?”
“动少,听说皇上对你并不如何信任,甚至连接替你的人选都已经找好了,不知是真是假?倘若属实,日后动少又将何去何从?”宗亮低头品着女儿红,沉默良久,突然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我。
我一怔,虽然蒋迟很快就要接替我的传言在江湖甚嚣尘土,可除了家人和师娘外,别人都十分忌讳在我面前提起这个问题。不过,不提归不提,但凡有点头脑的江湖人都明白,茶话会之所以遭到几大豪强的反对,正是我地位不稳的直接后果。
“传言固然有失实的地方,不过,蒋小侯的确极有可能在三四年后接替我来管理江湖。”
事实不容我反驳,否则一旦传到蒋迟甚至皇上的耳朵里,我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而宗亮眼下的情况,又让我心中猛然生出一个念头,既然他肯为丁聪所用,难道就不可能为我效命吗?故而我决心实话实说,态度也越来越诚恳起来。
“皇上少年英发,自然想要做出一番超越先皇的功业来。不过朝中先有杨廷和独揽大权,后有费宏把持朝纲,皇上颇受掣肘。”
“杨廷和不是已经垮台了么,而费宏可是继统派的支持者啊!”宗亮弄不清楚我此番言辞的用意,狐疑道。
“费宏虽然在大礼一案中站在了皇上的一边,不过他年迈保守,和皇上的政见常常南辕北辙,皇上不过是用他来肃清继嗣派的势力罢了。”
这话自然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我不虞宗亮会发觉其中的奥秘。事实上,江湖人对政局的变化都是雾里看花,只因为统嗣之争实在牵扯极大,才弄得路人皆知,而我也是在进京之后,才逐渐把握住了官场得奥秘。
首辅费宏和桂蕚、方献夫一样深得嘉靖的信任,嘉靖对他甚至达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桂方两人多次举荐老师阳明公,都被费宏所阻,而嘉靖恰恰采纳了费宏的意见,要调李钺接任兵部尚书。
费宏历任六部首长多年,特别是做过一任历部尚书,门生故旧遍及朝野,在杨廷和倒台后,费宏一党事实上已经成为朝廷中最大的势力。
不过,凡事都有利弊,费宏的强大,势必会引起嘉靖的警觉,而事实上,桂蕚几次侧面攻击费宏,虽然都遭到了嘉靖的申诉,然而却并没有深究,显然,嘉靖是要在朝中保留一股足可以与费宏抗衡的政治力量。
“…一旦费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不管他是否愿意,他都要退出政治舞台。届时,朝中将需要一批年富力强而又能体会圣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