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叫周鹤的面露失望之色。
絮雨朝他作了一揖,待去,听他又道:“不瞒你说,先父从前也曾在宫廷内供职,有幸曾与叶老仙一同作过画,受过他的点拨,受益无穷。后来遭遇变故,家道沦落,我不得已漂泊至今。我看你应当是刚到长安不久的,若是以为画技高一筹便能出
地,那就错了!即便能够
宫做到画师,乃至学士翰林,稍有不慎,也将招来杀身之祸。我少时也曾随先父一道,为先昭德皇后之陵作过墓画,对朝廷里的种种也略知一二。不敢说见过世面,但宫廷内外各种掌故规矩,多少应当比你懂些。我是见你灵芝毓秀,画技不俗,十分倾慕,故诚意结
。我就住在崇仁坊的四通旅店里,你若是愿意,随时可以来找我!”
与往不是絮雨的目的。她向他再次诚恳地作揖道谢,转身而去。
从这回往旅店的路不近,也未必能搭到顺路的车,絮雨怕又遭遇昨晚的窘境,回到东市之后,继续往西归去。
此处东西两市一带,是长安最为热闹的地段,能在此置业的,非富即贵,穿行在坊间,目所见之熙攘繁华,非南城所能比拟。
虽然道路纵横如同棋盘,但在转过几个弯后,初来者很容易便迷失其中,何况身边曲巷遍布。为免走错方向,絮雨停下来又问路,问清了方向,继续走路。忽然她缓下脚步,最后立在街角,停了下来。
在她的视线里,出现了一座坊门。
那是务本坊,它毗邻皇城,两处不过一街之隔。此地正南坊门的门外,一侧有株石榴树,也不知在这里已经生长多少年了,仿佛从来不曾修剪过,树冠肆意扩张,几乎将坊门上的标志遮了大半。正是石榴花开的时节,一朵朵一簇簇,在枝上挤挤挨挨,争相绽放,远远望去,满树朱丹,若一团在空中烧着的烈火。
如此的景象,原本是很难见到的。因安防的缘故,各坊门的附近是不允许生长太过高大的树木的。也不知为何,这里却是例外。
一阵风过,几朵开败的榴花扑簌簌地从枝落下,掉在坊门外的地上。附近守着个内宦打扮的小阉
,手里拿着笤帚和小布袋,见状立刻上去,将榴花连同几片落叶扫
袋中。不但如此,从坊门进出的路
似乎也不敢靠近,必绕过花树才继续行路。
隔着街,絮雨怔怔地望着。在她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了一幅画面。
一个穿着裙戴着佩兰香囊的小
孩高高地骑在一个三十多岁的灰衣阉
肩上,使劲张着双臂,想去摘
顶树上那一朵最大的榴花。
“再高点!再高点!”
“不能摘,不能摘呀!”阉苦着脸哀求,“这可是大王特意奏请圣
为小郡主补足五行之缺移栽过来的。摘了花,大王恐怕要怪罪
!”
“我不管!我就要!你再高点——”
生来便受尽宠,养出了她任
的一面。
“小郡主,你当心!来给你摘吧!”阉
只能退让。
“不行!我就要自己摘!别摘的我不要!你再高点就好了!”
那阉只好拼命踮脚,好将小
孩送得再高一点。
“我摘到啦!好不好看?”她将揪下来的榴花在自己的领襟上。
“好看,好看,小郡主怎么样都好看!”阉笑着叹气。
她欢喜地笑,无忧无虑的咯咯的清脆笑声,若莺鸟一般,穿过石榴花叶的点点空隙,飞向顶的天。
便如受到召唤,当絮雨意识到她改了方向的时候,已穿街,正走向那株开得如火的老石榴树。
第章
“哎!哪来的!躲开——”
耳边突然响起一道驱赶她的声,惊觉过来,絮雨发现自己已立在了石榴树下。小阉也戛然闭
,眼睛瞪大,死死地盯着她的脚,仿佛发生了什么极为可怕的事。
她顺着小阉的目光低
看去,看到自己的脚正踩着一朵落花,花房被她踩扁,花裙
碎。
小阉脸色骤变,看了眼四周,弯下腰,从她脚下捡起那朵残花,正待投
袋,一停,又改放进嘴里,眼也不眨,一
便吞了下去。做完这件事,他才仿佛稍稍定下心,冲着絮雨低声咒骂了起来:“你这作死的夯物!若是被
看见了,你死了就死了,可别害我!快滚!”
又一朵花掉下。小阉连骂她也顾不上了,转身立刻又去扫花。
絮雨定了定,在犹疑和摇摆间,终还是遵循着内心此刻那无可名状的微妙的感觉,迈步走进了这座榴花下的坊门。
她随身边流,一条街一条街地走,漫无目的,行经国子监,白云寺,一条条她此前没来到过,然而处处却又似曾相识的纵横
错的街,未至街角,她便仿佛知道,下一刻映
眼帘的将会是如何的景物。
在她的脑海里,那长久以来总是混混沌沌的一团东西,若正在化蛹,渐渐获得血和气,生成骨与,只剩最外一层那还包裹着的皮囊了。
只要一下,再一下,它便将振翅,冲撞而出……
簪星观。
她停步在了这座叫做簪星观的冠观前,心中那一抹本若要被她捕捉到的灵光又寂灭。
她再次陷迷惘。
仿佛不该如此。
此处不该是间冠观。但若不是,原是什么,她又想不出来……
路边一株榆树下,卖花娘的担箩里,堆着几枝卖剩下的芍药花,枝枝都刚细心洒过水,花朵娇红欲滴,煞是好看。近黄昏,卖花娘想早些卖完回家,望见絮雨定定望着
冠观,笑着出声招呼她。
“小郎君来买一枝!便是不赠小娘子花,伴作读书也是好。说不定就文思泉涌,写出来一篇好文章!一枝花本要两文钱,你若是要,我两文便卖你两枝花!”
絮雨走过去,摸出钱,轻轻放了下去。
“阿姆知道这里从前是什么地方吗?”
卖花娘笑着收起钱。
“这里可是大福地!从前是定王府,当今圣称圣前的宅子!”
“为何如今成了冠观?”
“小郎君是刚来的吧?难怪连这都不知道。”
此处道观的前身不但是圣
潜邸,连这名字,也是有来历的。“簪星”,本是从前王府里那位小郡主的封号。
定王和他殷王妃仙伴侣,鹣鲽,对这位小郡主自是
若明珠。可惜世事难料,在小郡主四五岁时,发生了那一场震动天下的变
。长安
,定王在外领兵平叛,鞭长莫及,可怜王妃带着小郡主在西幸途中遭遇
兵追击,不幸罹难,小郡主也就此失了下落。
圣光复京城登基,因国制使然,虽立柳家之
为后,却也追封殷王妃为昭德皇后,为她建陵,寄托无限哀思,更是
信小郡主福大命大依然在世,封寿昌公主,派
去往各地寻找。可惜天下之大,纵然是为帝王,也有力所不能及之处,寻
始终无果。心灰之下,为给
祈福,将这昔
潜邸赠作
冠观,以她从前的郡主号为名,是为今
之面貌。
“每年到了公主的降诞,圣
必会派
回来在此设坛打醮,施全城乞儿以食,为公主求福禳灾。年年如此,今年想必也不例外。下月便是公主降诞
,到时小郎君若还在,也可过来瞧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