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却误以为宝玉是出手救他,顺带救了那四个小孩,这也是现代人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的观点与古代那种人与人不同、人为九等、的的观点不同,从而带来不同的思维有关。
宝玉回道:“那里,我只是适逢其会,正在近前,这才出手相救,假如别人在跟前,也会和我一样做的。”
这句话宝玉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你年纪也不是很大,看起来也没有练过功夫,当时你怎么就敢出手?”
北静王看着文弱的宝玉,要不是他亲身经历,他怎么也不会相信就是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公子,飞身跃上受惊而飞奔的军马背上。
宝玉回道:“回王爷,当时我什么也没想,看到情况危急,就那样作了,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劲,把这三匹马就制服了。”
北静王并没有在这上面继续多说,转面说道:“当日我家与你贾府祖父彼此有极深厚的相与之情,曾同难同荣,我就此称你为侄儿,你可答应?”
宝玉见北静王仍把祖上的世交看得极重,还以此来称呼自己,并不能王位自居、也不妄自尊大,心中极为敬佩,回道:“能得王爷你如此厚爱,此及小侄三生之褔,侄子就此谢过王爷相爱之恩。”
北静王又问:“跟你在一块的,也有一小公子,我看他长相不俗,不知他是何人门下?”
宝玉知他问的是秦钟,回答:“此人名叫秦钟,是我侄媳妇的弟弟,因业师于去年病故,家父又年纪老迈,家庭较为贫寒,就邀他在我家读书。”
北静王说道:“既与你是至亲,就让他来见见我吧。”
宝玉大喜,知道北静王看上了秦钟,如果他能得到北静王的垂青,那他的一生就不用发愁了。
宝玉起身,来到车厢门口,掀起车帘,叫道:“秦钟,王爷要见你!”
秦钟正在一边等候宝玉,听见宝玉叫他,急忙跑上前来,在两个侍卫的帮助下,进到北静王坐的马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