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这么一桩棘手的事,大家本就为他捏一把汗。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边赈灾银两还没着落,陛下又突发想,执意要建摘星楼,如何也劝不住。上书谏言的几个人还因此挨了重罚,差点丧命。
如此杀鸡儆猴,满朝文武再不敢置喙。
同僚们也都劝侯爷审时度势,莫要触怒陛下,免得升迁不成,还要招来杀身之祸。
毕竟江淮再难,也离帝京十万八千里,祸不及眼前,何苦劳心劳力?
聪明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更聪明的人还会借势而上,以江淮之苦,为自己做嫁衣,谋一个更加远大的前程。
可他是永安侯。
是曾数次为民请命、刀斧加身亦不退让的忠义之士;
是战火纷飞时,敢手执旌节,独自出使敌国,挽狂澜之即到的果敢之辈;
是百姓心中大祈最后的脊梁!
沉默于他而言,并不是金。
夏安至今都还记得,当时侯爷是如何在御书房前淋了三天雨,跪出一身伤,才终于说服陛下放弃摘星楼,将银两挪去赈灾;
也清楚地记得那个时候,他是抱着怎样必死的信念进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