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如此命令。
他虽恨不得将高如松除之而后快,但花了好几年的功夫才布下这么个套子,行事自得力求稳妥……所以收到潜龙卫的密报后,萧琰思忖半晌,终还是连夜将沉燮和楼辉召到了紫宸殿,想先徵询二的建议一番再做决定。
──他明面上已因龙体微恙罢朝一,就是半夜急召心腹重臣
宫,在高氏一系看来也不过是病重之
最后的挣扎而已。况且萧琰若真命不久长,不同这两个心腹臣子
代一番也有违常理,故紫宸殿夜里的这番动静虽然不小,却仍没怎么引起高贵妃手下
的疑心。
因眼下正值夜,年幼且身子尚未尽复的萧宸早已上榻安寝,萧琰不愿扰着
子,便将召见二臣的地方选在了旧
萧宸曾暂居过的那处偏殿。
「依二位所见,高如松京之后却当如何处置?」
萧琰早在沉燮和楼辉座后便已令曹允将潜龙卫的密信
予二
传阅;故小半晌后,见二
均已阅毕,便让曹允借烛火毁去密信、并就此事同二
加以相询。
楼辉虽为百官之首,却是文官出身,就算于战略上略有涉猎,于细微的战术安排上却是半点不通。故听帝王问起,他直接便将目光投往了一旁的沉燮。
沉燮长于兵事,对此倒也当仁不让,只略一颔首便道:
「高如松此行率亲卫五百京,随行的俱是他手下最为
锐的军士,对高如松亦忠心耿耿,若想着一
气将其吞下,就怕所耗甚钜、甚至可能生出变故令高如松走脱……要想顺利诛除首恶,依臣之见,须设法进一步孤立高如松、同时尽量避免与那五百亲卫正面相
。若使敌方化整为零,再辅以优势军力各个击
,自能将我方伤亡降至最低,用最小的代价铲除此一祸患。」
说到这里,见帝王虽面露赞同之色,眸光却微微有些闪烁,沉燮心念一转,立时便猜到了些什么:
「观圣之色,莫不是于此早有定见?」
「并非定见,只是有些初步的想法而已……就怕二位难以接受。」
在场议事的三里,若论对军事战术的了解,仍以曾率卫平军亲历百战的萧琰为胜。他因
子之事,对高如松一党真真是恨到了直想生啖其
的地步,自也曾无数次设想过要如何解决此
……而在他看来,要想除去高如松,最为稳妥的方式,便非瓮中捉鳖莫属了。
「二位可知这盛京城里,最适合用来瓮中捉鳖的地点在哪?」
「禁中。」
「自然是禁中。」
这天下间把守最为严密、也最能构得上「翅难飞」的地方,自然是皇宫了。尤其萧琰在卫平军经营多年,如今执掌禁军戍守京畿的十有八九都是他从卫平军带出来的心腹将领,各个都是练兵征战的一把好手,带出来的禁军自也十分不凡。是故隆兴一朝,禁军的实力堪称历朝最强,连带着也让皇城防守之严成为了历代之最。
所以萧琰问出那一句的时候,沉燮和楼辉先是下意识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相同的答案;接着便因意识到帝王此问的目的而双双色变。
「圣,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就算设计将高如松引
宫中确实能将他孤立,也不值得如此冒险……若真有了什么万一,岂非因小失大、愚蠢至极?」
楼辉虽是朝堂上公认的老狐狸,但骨子里毕竟仍是个标准的文,故听得帝王竟欲以身为引冒险诱高如松
宫,当场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的反对,甚至连「愚蠢至极」四字都因气极而直接从嘴里蹦了出来。
可面对他的气急败坏,萧琰却没有马上给予回应,而是将目光转向一旁色凝沉的沉燮,问:
「先生也是如此认为?」
「……不,此事虽险,却着实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沉燮身为谋臣策士,多少对兵行险着、出制胜有那么几分偏好。尤其他心思数转,确实也没找到比这个「险着」付出更小的解决之法,故仍是顶着楼辉直欲冒火的目光说出了自个儿等若赞同的回应。
「倘若圣今
真
命垂危、欲将帝位传予三殿下,自然没有严守宫禁、防贼一般将高如松拒之于外的道理──毕竟,圣
『选择』三殿下的原因,是看中了他背后高如松的实力。在此
况下,高如松私底下潜回京城,对一心想压制诸王势力的圣
而言可说有利无害,就算心下不喜,也会为求稳妥而忍一时之气罢。」
作戏要作全,帝王既然假作病重诱高如松回京,在细节上自也当以这出戏为基础作出合适的应对。换言之,在沉燮看来,高如松为使外甥顺利登位,在回京后一定会设法潜宫中;而萧琰要将戏作足,自也得对高如松回京一事表现出欢迎的姿态。在此
况下,除非帝王想在将戏作到「病笃」前便对高如松动手,否则让其
宫……似乎已是不可避免的决定。
萧琰本就打着将高如松引宫里瓮中捉鳖的心思,对沉燮的这番分析自然全无异议;至于楼辉,他心下便对这种让帝王亲身涉险的计谋有一千个一万个反对,却也不得不承认沉燮的这番分析确实颇为在理。
只是见君臣二似乎有就这么将事
定下来的态势,势单力孤的楼丞相却仍忍不住垂死挣扎一番,问:
「可就算能以圣垂危为由将高如松引
宫中,那他手下的亲卫呢?若高如松执意将那五百
都带进宫里怎么办?」
「楼相莫不是忘了,圣『病笃』之事眼下仍是密中之密。若高如松大张旗鼓地
宫,岂不等同将此事昭告了半个皇城?不说梁王、郑王等
,单单一个四殿下背后的陆氏,就足够让他的『皇帝外祖』大梦生出不少枝节了。」
说着,沉燮话锋一转,又道:
「至于那五百亲卫,只要高如松死了,怎么处置也就是几句话的事而已……况且他们既然是高如松的后手,在高如松
宫时也必然会在宫门附近候命。届时只需调遣禁军
锐围剿,在绝对的兵力压制下,哪还有他们翻出天的可能?就算真走脱了一两
,于大局也起不到半点影响。」
「正如先生所言。」
沉燮用以说服楼辉的话语,其实就是萧琰心里盘算多时的计画。所以他也省了多作说明的功夫,只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