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百花齐放般美丽,虽一瞬却足以让人遐想无限了,对着她优雅地说道:“贵子,进来吧!下次注意一下。”
声音很是好听,很像百灵鸟的叫声,圆润婉转自如。
那看起来很有性格的美女点了点头便走了进来,有些诧异地看了李正天一眼便在他的旁边坐了下来。
“同学们继续说吧!只有会找缺点的人,才会完善自己的不足。”
松下百合子仍是向同学鼓励道。
一个穿着很火辣的女人,在一般人眼中还算是美女,站起来声音有些发尖地说道:“目空一切导致了没落,时下,凡是国画家都很牛气,就连远为成家的也牛气十足,对别的画种不屑一顾。认为自己是皇亲国戚,身份不凡。我以为这是有道理的,要不人家怎么是‘国’字号呢?国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乎每个中国人,顺口都能说出几个国画大师来,远的顾恺之、吴道子、董源、巨然、张择端、徐渭、八大山人、石涛等不说,近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谁人不晓?如果连个国画大师的名字也说不上来,恐怕不是文盲就是老外了。这是悠久的传统和辉煌的历史积淀形成的习惯霸气。再者,一些别的画种的中坚,晚节不保,纷纷变节投向国画阵营,徐悲鸿、吴作人等人即是。这使国画阵营空前壮大,带来的影响对别的画种来说,用兵败如山倒形容也不过分,自认为根红苗正祖传的正宗国画家,怎么能不牛气呢?然而,我想说的是,国画家们不要牛气太盛,祖先的功绩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整天抱着”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的信念,不用我说,谁都知道这是阿Q精。要说别的画种的作者,拿起毛笔铺上宣纸抹上点笔墨就成国画了,这是抬杠,最起码不会是好作品。反过来,国画家要想换掉手中的工具画幅油画,刻幅版画恐怕就更难为他老人家了。那是瓦匠拉大锯,找不到尺寸。我听说,江南有一小镇,村中男女老幼都能涂抹水墨,以至游客蜂拥而至,用一二十元就能买一幅像点模样的国画。从这一点就可看出国画的难易程度和极易泛滥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