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话也算有理,世情如此。”
年轻人赞同的点点头,“先生说得对,世情如此,古人讲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无非是讲究一个规矩,让人做该做的事,不能逾矩。世间矛盾纠葛讲究按理说,一个理字,由人立身到做事,与人相交,无不被个理字束缚。理要人听从父母命,要敬师长言,要尊皇帝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伦理,捆了世人的手脚。最要紧的是尊卑既定,站在头上的人便容不得别人来抢夺自己的权势,但谁不想站在人上,谁想屈居人下,争权夺利乃至硝烟必然纷起。人和人一样的面貌,有人高高在上,有人猪狗不如,千百年间世事如此。先生方才所说我懂,天下是谁家的,也不是百姓家的。这天下为何只能是一家所有,正是人的权势之欲,不是性命无忧,吃饱富足,是人人都想踩在别人的头上拉屎。”
他话说得粗俗,老头听愣住,回来叹道,“我半截入土,从不曾这样,我不指教别人如何做人,也不要权势。吃饱穿暖,自在而行,便是毕生所求。”
年轻人拱手,“是啊,先生说得不错。一言怎可尽天下事,人人尊重,非己不欲,莫施于人。我盼这世道果真这般好。”
“老天不予,人便要自助,助己助人。”
老头说完,自己拄着拐杖走了。
贩夫走卒,无不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小邦坐在原地,静默片刻,周身气质与蜀山上那个吊儿郎当的讨人嫌截然不同。
小婵简直听得傻眼,实在对他刮目相看。
朴新见她望着小邦出,竟不由自主想追忆过去被她看着的感受,可无论如何都想不起。
规矩?有生想起旧事,和银莲姐妹俩同行,走到茶馆坐下,“原先那些世家大族,个个标榜自己流传百年,吃穿住行无一不讲究,衣裳要拿三种不同的香料烘,尤其约束女子讲究礼仪,说话言行得体,呼奴使婢讲求体统,以有规矩为尊贵。规矩体统繁复精致,愈是把人雕刻成一样的木头。他说的是有几分道理,文绉绉地却过于小儿科。难道靠规矩就能安天下?真正要紧的是谁握着杀人的刀。
百合书读得多,气质像个先生,边给大家倒茶,边评一句,“寻常日子,规矩是不沾血的刀。”
总不能时时拿刀架在人脖颈上,最好便是用规矩体统将人高高束起。兵不刃血,未必效用不深刻。
银莲极少听她们讨论这些,插话道,“听说富裕的人家都讲究男女有别,亲兄妹也得避嫌,我们是不是要避一避。”
有生听到这些就火大,忍着怒气道,“狗屁男女七岁不同席,难道不可笑吗?至亲骨血,反而要被规矩束缚,这规矩到底哪里好?真不知是怎么样的人才会奉为圭臬。”
那样的日子真让人齿冷,她久不扮演温顺恭敬,差点连晨昏定省的滋味都忘了。父王最重孝道,即便他关心照顾不及所有儿女,却容不得她们有一丝不敬不孝。
小婵对这些信手拈来,她当丫鬟时日日早起背诵府上的规矩礼仪,务必要记得比主家还牢固。
“隔房的几位小姐,天天都有礼仪功课,十一二岁就得忙着学理事管家,仪容穿着真是一点一点量过,少有自在的时候。我们下头服侍的人,规矩抓得更严整,朴家还算是宽厚良善的人家。”
一个中年男子自布帘后出来,走到茶座中心空出的台上,开口便笑道,“列为客官,今日我们接着说京里最时兴的话本《三生缘》,讲的是第二世,两人投身公子小姐,阴差阳错破镜重圆的故事,请听……”
几人听得一阵,有生气得狠了,反而沉住气。
周遭的人听得如痴如醉,她不欲生是非,低声与几人道,“可恨这些话本,还将这些东西奉为圭臬,不写人要守的规矩就显不出人的富贵,看不到人的苦楚。小姐就要恭敬温顺,浑身的本领只在管家理事上头,偶然生意家产管理得好,也个个安分守己。动不动就抄写佛经,修身养性,养出一肚子窝囊。有什么好?难道不觉得这压抑,叫人喘不过气来。”
小婵深以为然,接着有生的话说,“小姐夫人地叫着,身上是绫罗绸缎,头上是珠翠金玉,舒坦是舒坦,这就自在了?非得蓄养忠心的仆人,造出不食人间烟火的楼阁,寻些无聊的琐事在脚上系上绳子,头肩上比把尺子。”小婵皱眉,“简直莫名其妙,就是以往真有这样的境遇,怎么还在话本里写这个,叫人看了听了莫不是真以为要把家里的女孩儿像这么管教,总没有女孩的好日子过。十几岁的女孩什么样,就满心想着成婚生子,实在过分。”
“可见专有人臆想,越是缺什么,越是按着自己的模子描画。按她们这番道理,皇家岂不是最讲礼仪规矩,讲个屁。”有生点了酒,咕噜噜一盅下肚才畅快。
银莲把她们俩的话听完,正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公子小姐才不可怜,照你们的说法,他们已经是在权力格局中的人上人,虽然被束缚着不能随心所欲,可平民百姓的束缚,谁又会专门来说,我才不同情他们呢。”
“谁在此处喧哗吵闹,”一队官兵忽然围拢不远处的棋馆,齐齐拔刀,茶馆众人作鸦雀散。
街上仍有人躲闪不及,留在原地不敢妄动。
百合几个互通眼色,和茶馆里头其它人一起坐在原处,不再交谈,只留意那头的动静。
一盏茶的功夫,官兵收队,先前热闹的气氛不再,街上的人赶着回家。
棋馆里看过热闹的人都懊悔不已,什么热闹能看能听都有讲究,实在不该瞎凑热闹。
小邦和朴新从棋馆过来,眉眼打扮微微变动,茶馆主人仍是警惕不已。
杜鹃不久后赶回,分发路引,七人便去旅馆安置。
杜鹃吞吞吐吐,路上冒出句,“我看见姑姑了。”
“然后?”姑姑不放心他们跟在后头保护,多么正常的剧情。
为了不被打断,杜鹃抢着说完后半句,“和一个男人抱在一起,年轻,长相出众。”
他手比划着那人的身形,其余六人的八卦魂空前高涨。
“怎么不早来报信!”银莲扼腕叹息,竟然错过此等热辣场面。
姑姑的形象要找几个词形容,那必定是清心寡欲,寡言少语,清冷出尘。
他们一直对姑姑有没有过道侣藏着好,现下就是最好的时机,此行试炼任务:探寻盈川道君那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你的弟子们来了。”男人放下筷子,颇为讲理,“我要不要回避?”
盈川与他相见亦是措不及防,未曾留心掩藏踪迹。
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小邦讨巧地作揖,“姑姑,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这位前辈是?”
盈川困窘,哪里不晓得他们有多鬼灵精。
她色镇定,为两人介绍,“青城柳月道君,蜀山弟子小邦。”
六人在对面窗户下藏着,是不是偷偷出头看一眼。
怕全部过去打草惊蛇,小邦获众人推举冲当刺探军情的先锋,论起插科打诨,套人底细,他是实打实的高手。
等了片刻,那边年轻道君告辞,小邦和姑姑仍旧坐着。
好不容易各自分开,几人等得火急火燎,到了旅馆才完完整整听完一出老年人爱情故事。
蜀山和青城弟子的结合,在那个时候是否生不其时?
无论过程多美好,相约的人总有一方失约。
符咒燃尽,重演姑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