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仪式圆满结束,纪书记十分满意,他还亲切地跟杨君苏聊了几句,很体恤地问她工作上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杨君苏:“纪书记,在咱们农场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就算偶尔有困难,领导同事们都会及时帮着解决。我现在没什么困难。”领导问这话那是工作需要,你可不能真说。
纪书记笑着点:“好好。”
宣传事小刘也过来采访了一下杨君苏,并提了几个问题。
“杨同志,听说你能想到集资建房是受领袖思想影响?”
杨君苏笃定地回答:“那可不。领袖思想和马列主义,常读常新。我们青年一代,要用里面的唯物论指导社会实践,用辩证法思索社会万象,读了这些书,我的思想从浅薄走向了刻。”
小刘暗想,他们读的是同一本书吗?
小刘采访完杨君苏,回去写了一篇文章。他还写了一篇关于纪书记的,当然发表之前需要纪书记亲自审核一下。
纪书记大致浏览一遍,不太满意。明明当天气氛高涨,绪拉满,怎么写出来就那么平平无呢。小刘也表示很委屈,他以前就是这么写的。他一个内刊的编辑,十天半月出一期稿子,你不能拿记者的水准来要求他吧。
他满腹委屈地去找已经退休的马师父请教,马师父一针见血地说道:“你写得着实平淡了,以前没问题是没有对比。现在有了对比,就不一样了。”
小刘不解地问道:“我跟谁对比了?”
马师父恨铁不成钢:“那个杨君苏啊,你看看她的发言,多会鼓舞心。听着她的话能让
热血沸腾,再瞧瞧你写的让
昏昏欲睡。”
小刘垮着脸:“那我怎么办?”
“向她求援。”
小刘摇:“她抢了我的饭碗怎么办?”
马师父叹息一声:“你这孩子眼界窄了,家会瞧得上你这职位?
家现在是宋科长的得力
将,是纪书记眼前的红
儿。会想不开来当一个内刊编辑?”
小刘一想也是,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小刘就快就找上了门,找杨君苏约稿。
作者有话说:
2为引用,出处是几本六七十年诗歌中的,没记书名,只记了笔记,百度没查到。
第六十七章 去县里开会
农场内刊没稿费, 让家义务写稿,小刘也有些不好意思:“杨同志,要不我请你吃饭吧。”
杨君苏摆手拒绝:“不用不用, 咱们都是无产阶级兄弟姐妹, 理应互相帮助。没事的, 我给你写。”
杨君苏答应第二天稿。
小刘一脸惊喜:“不急的不急的。”
杨君苏说到做到,第二天上午就了两篇稿子上去,一篇是奠基仪式的感想总结, 一篇是对新场未来的畅想。
小刘先审的稿,看罢, 他不得不承认, 家杨同志就是有两把刷子。「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跟她一比,自己写的文章就是白开水, 平淡无味, 让
昏昏欲睡。
家杨同志写的,能让瞌睡的
突然
。小刘揣摩了一会儿, 为什么同样的词句,
家杨同志这么一组合就是那么带劲呢。就像是同样的五官,有的
就是能组合出让
惊叹的长相。
小刘叹息一声,把稿子给纪书记审查, 纪书记一看,眉
都舒展开了, 心
也畅快了。稿子就要这么写才有意思嘛。
他大手一挥:两篇都发。
三天后, 杨利民在农场内刊上看到了闺的名字, 还是两次, 他激动得两眼呆滞。
众争相传阅, 纷纷恭喜杨利民。
杨利民得意得尾都快翘起来了。
旁边的耿忠气得脸都绿了。
他到底没忍住, 酸气冲天地说道:“有什么可得意的,不过是上个农场小报而已,总共才多少看,有本事让你闺
上县里市里的报纸啊,那样我才服你。”
杨利民回击道:“有本事,你也让你儿子也上一次内刊呀。”
耿忠冷笑道:“你闺好又怎样,你到底还是没有儿子。”
杨利民一扬:“你有儿子又怎样,到底还是没出息。”
大家兴致勃勃地围观,他们现在就靠这对冤家下饭了。
杨利民还记着闺连个皮包都没有的事,下了班,他火速去镇上的商店给杨君苏买了个黑皮包。
杨君苏接过皮包高兴地说道:“爸,你对我真好,我以后开会就用这个包。”
好消息还不止一个,《农垦报》报社的编辑有时也会关注各大农场的内刊,这天正好看到了胜利农场的新刊,他本来只是随便看看,很快,他就被上面的两篇文章吸引住了。
这天,编辑打电话到内刊编辑室,要求转载文章。这可把小刘给激动坏了。家肯转载你的文章,那是给你面子。
他连声答应:“好的好的,没有问题。”
《农垦报》不像农场内刊,家是有稿费的。短篇稿子2块钱一篇,杨君苏挣了4块钱稿费。
杨利民激动得非要把这四块钱给裱起来。
杨君苏:“……”
她说道:“钱是用来花的,裱起来什么?我还想用它买件短袖呢,马上就是夏天了。”
杨利民一咬牙一跺脚:“就裱起来,我给你0块钱,你去买衣裳。”
杨君苏把稿费给了他,杨利民真的拿去裱了,连同这期《农垦报》一起裱起来贴在墙上。
做完这一切,他又找别借了一张《农垦报》,回到办公室当众狠狠地嘲讽了耿忠一番:“我闺
就是上了报纸,哎哟哟,这次你不服也不行了。”
耿忠耷拉着眼皮,一言不发。
杨利民大获全胜,清气爽。
自从上了一次《农垦报》后,杨君苏在农垦系统内部也算有了一点点名气。
甚至,纪书记去县里开会时还带上了杨君苏。虽然,她只是个小跟班,也没有发言的机会,但至少是不一样的。
这下,不仅杨利民激动,连杨君苏的爷爷杨富贵也激动了。那可是县里呀,难道说,那个牙尖嘴利气死不偿命的孙
还真有官运?难道说,杨家祖坟上真的冒青烟了,还冒错烟了?
他找杨利民来问,杨利民决定不再隐藏实力,得意洋洋地就把上次算命的事说了出来。
杨富贵也惊住了,他愣了一会儿,埋怨道:“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早说?”
杨利民说道:“你见了我不是数落就是骂的,我哪有机会跟你说。”
杨富贵将信将疑:“这算命的真的准?”
杨利民笃定地说道:“那肯定准,家什么都给我算清楚了。说我命中无子,说我从小不得爹娘喜欢,这辈子注定碌碌无为。说我家老三天赋异禀,骨骼清,前程远大,就是不会投胎,六亲无靠,白手起家。”
杨富贵听到不得父母喜欢,不由得哼了一声。
接着,他又问道:“你就没算算大宝二宝将来会怎样?”
杨利民说:“我又不知道他们的生辰八字怎么算?再说了,还用算吗?现在就能看出来了,肯定不好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