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说是诗歌,其实就是顺溜,这个年代的诗风都是这样,大家听着也挺喜欢。『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
上午是诗歌,下午是典型物专访稿,这是面向全农场的。杨君苏没有仅仅局限于四分场,而是把目光放在全场的先进
物身上。
今年的典型物,既有兢兢业业老工
,也有热血小青年,甚至还有家庭
和学生代表。
杨君苏把一分场的一个老和小青年合写在一起,就成了《老少同打麦收战》;二分场写了一群先进知青《冲锋陷阵革命青年》;
三分场的典型物是基建科的老高:《挥汗如雨艳阳天,手中镰刀不停闲》。
老高听到广播,嘴上谦虚,心里早乐开了花。幸亏何中华当初把工作让给了杨君苏,要不然场里真要错过一个才了。
老高之后,是学生代表的表扬稿,稿子还有个响亮的名字《小鹰腾云练职场,新刀淬火试锋芒》。
这些学生娃毕竟年纪小,还没学会大的虚伪,当场激动得叫喊起来:“快听快听,是表扬咱的。”
大家竖起耳朵认真听,越听越高兴,越听越上。
他们好想见见写稿的,但
家忙得很,听说杨婷婷杨春是她妹妹,于是大家一窝蜂地去找两
。
“婷婷同志,杨春同志,我们要向你……向你们的姐姐学习。”
杨婷婷和杨春懵了一下,随即答道:“啊,好的好的。”
杨君苏的广播,纪书记也听到了,他颇有兴趣地听完后,说道:“这个小杨脑子转得快,文笔好,才也好,真是难得的
才,倒挺适合咱们党委。”
谢秘书听着心里一咯噔,果然,他所料没错。纪书记是越来越欣赏杨君苏了。
作者有话说:
2为引用,部分字句有改动。那个时代的诗歌其实就是顺溜,就觉得好玩,大家要以喜剧的心态看待它,真正的好诗歌还得是唐诗宋词。
第七十七章 一边抓革命一边促生产
谢秘书略一思忖, 委婉地建议道:“书记说得没错,杨同志确实是个难得的才。她不光
才好文笔好,还务实能
。要是让她在一线锻炼两年再往上提拔, 说不定会更好。”
纪书记稍一沉吟, 便道:“那就让她再锻炼几年吧。”
……
麦收过后, 是收割油菜和黄豆,之后是夏种夏锄,忙完这些才稍稍清闲些。
整天风吹晒东奔西跑的, 杨君苏的肤色变成了健康的小麦色,
也瘦了好几斤。
叶香云见状又忍不住犯嘀咕, 都当上科长了, 还是天天跑来跑去的,坐公室里呆着不舒服吗?
杨君苏没空跟她吵嘴, 只说道:“等我忙完再整顿你。”
从这之后到秋收, 时间相对空闲。再加上他们四分场的党委书记还没派来,现在是宋要武这个场长一家独大, 杨君苏趁着这难得的空档赶紧搞事。『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她写了一份报告, 说四分场由于刚开荒,经济种类太单一,总向总场要拨款, 她想为农场排忧解难,就想遵从领袖对农业的最高指示, 想以农业为主, 同时经营林牧副渔。他们分场靠近河摊和沼泽, 有大片的芦苇和湿地, 她想组织家属编织席子创收。
宋要武考虑了一下, 只让她注意政策, 并没有反对。
杨君苏行动迅速,先是叫来李卫红:“卫红啊,我一直觉得你的子好动,富有开拓进取
,准备带着你
大事,这不,机会就来了。”
李卫红很感兴趣地问道:“杨姐,咱们要什么大事?”
“我想搞点副业。”
李卫红兴致减半:“我还以为是要革命事业呢。”
杨君苏笑道:“搞生产也是革命事业的一种,这个副业好了,可以促进农业,带动工业,意义非常重大。”
李卫红的兴致又高昂了一点。
杨君苏话锋一转,“不过呢,这年有句话叫抓革命促生产,抓革命保险,促生产就危险。这件事可能有点风险,不知道你敢不敢做。”
李卫红说道:“我觉得咱们应该一边抓革命一边促生产,既危险又保险。”
杨君苏惊讶道:“卫红,你的进步真大。我都没想到这一招。”
李卫红得意地嘿嘿一笑。
杨君苏郑重其事地道:“那么这个光荣而艰难的任务就给你了,我想任命你为合作社的社长。”
李卫红又有些不自信了:“我真的可以吗?我哥说我脑子不好使,听风就是雨,将来被卖了还帮
数钱。”
杨君苏说道:“你哥就是在妒忌你,没办法,肯定是你太优秀了。我堂哥也妒忌我。”
杨君苏的堂哥杨大宝李卫红当然知道,她说道:“杨姐,咱俩真是同病相怜,你有个讨厌的哥哥,我也有一个。”
杨君苏:“那可不是嘛。”
杨君苏火速地成立了合作社,还起了个响当当的名字“山河红合作社”,并任命李卫红为合作社的社长。
李卫红十分喜欢这个名字,杨姐连取名都想到她,真是太贴心了,这样的领导上哪儿找。她回去忍不住炫耀一番。
李家众:“……”
李卫红的哥哥李卫东,冷言冷语道:“你小心别被忽悠了,就你那脑子也能当领导。”
李卫红:“果然,被杨姐说中了,你就是妒忌我。”
李卫东:“……”他什么也不说了。
除了李卫红,杨君苏还招揽了别的才,比如会计杜娟,销售朱圆圆郑欢,副社长田翠翠,社员是所有愿意加
的职工以及家属。
会编席子的自然有,只是大家还心存疑虑。
杨君苏豪气地说道:“没关系,你们尽管做,出了事我兜着。”你当领导还不想负责那怎么行?
大家一听有承担责任,心中大定。
很快地,一传十,十传百,有不少会手艺的家属和工都悄悄地寻来。今年的苇子还没到收割时间,但有些
家家里有存货,农场仓库里也有去年的苇子,原材料不缺。
大家分工合作,有处理苇子的,有给篾片做整形准备的,最后一步才是编席子。老带新
,手艺好的教手艺差的。手艺好编得快的,一个白天,或是两个晚上就能编一张席子。动作慢的,两天编一张。
杨君苏除了动手打外,动手能力稀烂,她也没上手,只负责动嘴指挥。
她特意强调质量要好,大家初加合作社,还都挺上心。
席子还没编好,她已经悄悄联系好买家。现在正是夏天,对凉席的需求量非常大。她不用费劲就把第一批凉席给卖了出去,席子3块钱一张,第一批卖了00张,一共300块钱。
杨君苏把钱给会计杜娟时,大家都沸腾了。
杨君苏说道:“这钱呢,我分为三部分,留下百分之十做为合作社的积累资金,然后再拿出百分之五十做为社员的补贴,社长副社长会计、各位社员都有补贴,最后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用来扩大再生产,什么是扩大再生产,就是咱们不光要编席子,还要养鸭鹅养鱼虾,以后还有别的用途。等咱们合作社再大些,还要种果树,绿化农场。领袖教导我们,星星之火,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