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倒在了地上。
琪琪格面不改色的说道:“早说过爷许多回了,该吃饭时就得吃饭,这发脾气归发脾气,一天不吃,饿着了吧。”
说着让人赶紧去熬一碗小米粥,至于说大夫,不用,就是饿过了头了又加上站起来时起猛了,没撑住才晕过去的,反正不管你信不信,琪琪格就是这样定性此事的。
心里惦记着事儿,便是晕过去,多尔衮没过多久也悠悠转醒了,第一反应是抬头看向琪琪格声音虚弱的问道:“孩子!”
不能问海兰珠,不然就是说破大天去小叔子关心小嫂子,这说到哪儿都不好听,所以只能关心孩子。
琪琪格点了点头,笑容满面的说道:“海兰珠平安生下一子,母子平安,皇上正高兴着呢。”
母子平安,这就好了,松了一口气的多尔衮虚弱的接过了那一碗熬的稠稠的粥,一口一口的低头吃着,眼泪却一滴一滴的落在了碗里。
后知后觉的后怕袭满了他的心头,他简直不敢想象,若是海兰珠出事了该怎么办,若说之前他还有因为没有鼓足勇气询问海兰珠的意愿便退怯了而后悔的话,那么此刻就再也没有了。
因为无论什么都比不过海兰珠本身,一碗香甜软糯的粥,多尔衮只吃出了没滋没味,味同嚼蜡的吃完了之后,晚上还是很没出息的躲在被窝里,攥着帕子一个人咬着枕头的哭泣着。
那惊魂未定的样子无一不在说明海兰珠在多尔衮心中的地位,琪琪格都数不清今日自己究竟叹了多少气了,望着身边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的睡了一小会儿,又被惊醒,然后眼巴巴的捂着胸口的那块帕子询问自己海兰珠情况的多尔衮。
不厌其烦的说道:“对的,你没做梦,海兰珠确实是平平安安的生下了孩子了。”
多尔衮这才放松的重新躺了回去,万籁俱静的时刻,亲眼目睹着多尔衮的种种痴情,琪琪格真心实意的说道:“要是觉得痛苦又无助,那就去努力的变得强大吧。将来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强而有力的力量去为她争,去为她抢。”
这话说的隐晦,可多尔衮也能听出几分意思,左右不过说的是夺嫡,这话说的在理,多尔衮听到了心里,也在期盼着建功立业的机会。
多尔衮没出息的哭了好久,皇太极比起他来说就好多了,当然了至于是谁当时候又急又怕的两腿都在发软,站都站不起来,以及在产房外心急如焚的端着茶水的手都是在发抖的事,咱们就不多说了,对某个自己吓自己的脑补着,成功把自己吓出了一身冷汗的人留点面子。
海兰珠终于平安生产了,这是一件大事,同样也是一件小事,如今对于大家来说更关注的是这次多尔衮亲自带领满人再次攻打大明的结果。
这次皇太极力排众议启用的新将,多尔衮与多铎意气风发的带着最精锐的军队离开,承载着大家的希望。
那用红衣大炮守住的城池却抵不过朝野内外对军队的剥削,君王的忌惮,比起拥有了各种新式武器,吃的饱,穿的暖,福利什么的更是没话说的大清,大明的军队只能说靠着一腔热血在死守。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04 23:2:2~2022-0-05 2:05: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牙牙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章
一边是气势如虹越战越勇, 一边只凭着一腔孤勇,身后还有无数自以为是的扯后腿的政客, 如此谁能大胜就不用多说了。
大清的军队一路高歌猛进, 这样的好消息传回建州,人人都是欢心鼓舞的,毕竟唯有整块蛋糕大了, 他们才能够在这其中分得更多的利益不是。
便是皇太极都一改往日的淡定自若, 激动的冲着海兰珠说道:“这次多尔衮做的实在是好,有条不稳的进攻彻底的打开了局面, 大清入住中原的指日可待。”
说话间还不忘抱着孩子轻的摇晃了两下,虽说当初对于这个孩子身上另一半血脉有点儿膈应, 可到底是海兰珠的孩子,再加上这孩子又会长,那双圆溜溜的眼睛像极了海兰珠,如此那份膈应消去了,反倒多了几分喜爱。
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海兰珠喜爱他,爱屋及乌嘛,皇太极抱着孩子晃悠着。眼里带着炽热的光芒, 野心勃发的说道:“过些日子我准备亲自过去坐镇,打下江山难,这守江山同样也不容易, 要想维持这样好的局面,必须要给予所有子民修养生息的时间。”
可别提什么满人, 汉人之类的话, 同样都是人, 被逼急了, 谁都会走极端的, 别看如今满人好似能争善战的,但这数目上汉人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如此好好治理,安抚汉人就很有必要了。偏偏如今建州上上下下,别说亲自去主动学习汉人的文化,就是对上汉人,他们都是一副鄙夷欺压的姿态。
居高临下的从来没把汉人当成和自己一样的族人过,如今又一路高歌猛进的,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大,皇太极当然得亲自去处理这事儿了。
想起历史上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海兰珠感慨的说道:“皇上这一去也好,所谓的汉人满人,到最后都是皇上的子民,若一味的纵容一方压制另外一方,那恐怕只会造成流血事件。”
皇太极心里带着几分犹豫的说道:“到底是汉人,对上咱们从来都是不屑的称呼为蛮夷的,若想让他们剃头异服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到了那时就非得用些必要的铁血手段了。”
海兰珠却是不以为然的说道:“皇上一定是在想汉人时常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放在嘴边吧,可你知道裹足吗?
所谓的三寸金莲便是在女孩儿年纪小的时候把她的脚硬生生的给弄折了,然后以那种破碎扭曲的姿态压抑着脚的长大,如此才形成了文人墨客们趋之若鹜的三寸金莲。
不可否认,必定有些高洁烈性的汉人愿意与那王朝共存亡,可恐怕更多的是货可居的想要获得更多利益的政治生物。”
所有还真别把人想的那么高尚,这说法倒是新鲜,皇太极眼微闪的点了点头。
海兰珠接着说道:“至于说普通的平民百姓,他们只是默默无闻,并不是不知好歹,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就是他们最信任追捧的皇帝。”
至于说要他们拼命反抗一个异族皇帝的出现,别逗了,搞得好像同是汉人出身的皇帝在位,他们就有好日子过了一样,不是照样苛捐杂税的逼的人都没活路了。
只能说他们警惕全部都是因为哪怕那些苦难很难熬,但到底熬了过来,从某方面来说,那是他们的舒适区。
你不能要求一个衣不蔽体,一年辛苦到头却啥也不剩的人去知道什么叫做家国大义,那很不现实的。
皇太极没想到会在海兰珠这边听到这样的结论,一时间有些惊讶,又仿佛剥开了云雾一般的有些激动,眼睛锃亮的说道:“你说的对,百姓也好,文人雅士也好,都将会是我的子民。”
不该把他们视为需要打压的对象,而是肩上的责任,如此一想看待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样了。
皇太极越想越兴奋的直点头,能够在一个民风彪悍的民族之中,主动学习汉人的文化就可以看得出来皇太极本人并不是一个愚腐古板的人。
见他真的把自己的话听进去,海兰珠也高兴,欢快的说道:“比起去防备那些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