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道这小王子是又在做什么了。这小王子不像平常的公子哥们喜欢打马看花,自幼沉迷于研究兵器,带着手下骑兵队百十来喜欢打匪,这不几个月前还把赵大将军副将吴忠手下的一个小兵营给突袭了。要说这小王子也不是完全的不学无术,就是
好有点儿特罢了。
容惠向百里复行礼恭敬道:“小王子,国主传您去宣政殿走一遭。”
百里复不回反问道:“我父王这几可好?”
容惠:“国主一切安好,就是近安南郡遭遇旱灾,国主一直为此事
劳。”
百里复:“我大哥前些个子不是去了安南郡了吗?如今还没有消息吗?”
容惠:“大王子已经走了几,目前灾
还是严重,怕是又有贼寇流窜了。”
百里复:“这好说,我去和我父王请命,带着我的骑兵队去平。”说罢也不管容惠,直接跑去宣政殿了。
容惠本想提醒小王子去擦擦脸,这小王子就急急走了,怕是一会儿少不了要被国主责罚了。
--------------------
第2章 听书
=====================
宣政殿内,百里铭正为珠儿和赵至诚的事儿疼,就听见百里复吵吵嚷嚷着进来了。
百里铭本就不爽快,看那百里复一点儿规矩也没有,整天喊打喊杀的,心火起。又瞥到百里复的脸上沾满了灰土,顿时大怒,抄起手上的折子就朝百里复砸了过去。
百里复见自家父王发怒了,却也不知道是何缘故,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不过现下也来不及思考那么多,跑才是正道。
容惠刚进殿就看到,百里复在前面绕着梁柱跑,百里铭在后面追着打。
百里复边跑边大声喊着:“父王大饶命,小的知错了。”
百里铭气急,喘着粗气道:“臭小子,给你爷爷我站住,还有没有王法了。”
百里复:“百里大爷,无论是不是错,小的都知错,不过您倒是告诉小的又哪里错了。”
百里铭骂道:“你看看你整灰
土脸的,不务正业,我看你钻炮弹眼儿里吧,
脆别出来了,今儿个你爷爷我就让容惠把你那些东西都给收了。”
百里复看到容惠进来,赶紧躲在容惠的身后。
容惠看着百里铭就要打过来,上前拦住百里铭道:“国主,您先别生气,我这刚从小王子那儿过来,小王子听闻您最近因为安南郡的事犯愁,心里着急,来的匆忙,竟然没留意到那前面的不知何时砌起来的方形土包,竟给生生绊了去,这才灰
土脸的。”
百里铭冷静下来,将百里复从容惠后面拉过来,一脚踢上百里复的双腿。
百里复被踢的站不住脚,直直跪了下去。
百里铭指着百里复骂道:“不长眼睛吗?你看看你几岁了,今年过完生辰就整整十二岁了!走路还能绊倒,个不成器的东西。你看看你姐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懂事了,你个臭小子整不是舞刀弄枪,就是研究火炮,整
不
正事儿,你是想气死你老子?”
百里复被骂了也不回嘴,反正也被骂习惯了,百里复听百里铭这一套说辞,也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早就耳朵起茧了,接下来不出意外的话绝对是细数自家姐姐的光荣事迹。
果不其然,百里铭双手叉腰:“你姐姐六岁的时候就会数数了,十岁的时候就能弹古筝,十二岁就能绣花儿了,如今更是博学多才.....”
百里复默默翻白眼,据自己所知,姐姐六岁只能数到十,十岁弹古筝直接吓跑了古筝师傅,十二岁绣牡丹绣成了狗尾,前几
听说还被没收了一箱小黄书,确实博学多才呢。
百里复实在是不想听自家父王吹嘘了,一边点,一边昏昏欲睡,不一会儿还真就睡了过去。
百里铭正说着,扭一看,那臭小子
都快磕在地上了,自己在这苦
婆心的教育,这臭小子居然睡着了,直接朝着百里复的脑袋瓜扫了一掌风。
百里复在梦中被忽然打醒,立马起身:“怎么了,怎么了?马匪跑哪儿了?”
百里铭看着百里复那傻样子,直接上踹了一脚。
百里复捂着委屈道:“父王,您今儿个喊我来就是手痒了要收拾我吗?可是我前几
才面壁思过,今儿个皮实在不痒啊。”
百里铭被百里复这一提醒才想起正事儿来,今儿个可真是被这臭小子给气昏了。
百里铭:“你这几去给我缠着你姐,别让你姐和赵至诚处在一起。”
百里复:“为什么啊,这姐姐和赵至诚怎么就不能处在一块儿了?”
百里铭随即就把百里复踹出了宣政殿:“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问那么多做什么,就你那脑袋能数到十我就谢天谢地了。”
百里复边跑边嬉皮笑脸道:“父王,我可不是你那宝贝疙瘩,我五岁就能数到一百了。”
百里复也是不服气,自己怎么就不懂,不就是赵至诚和自家姐姐看对眼儿了呗,自己又不是没看到初见时赵至诚对着自家姐姐那虎视眈眈的眼,再看看自家姐姐那害羞的样子,这迟早也要有一腿的。
自家父王也是糊涂,让姐姐去祈国嫁给那皇帝,那皇帝三宫六院不说,还有孩子,自家姐姐一朵白莲花儿,自幼受宠,去了可不是要被欺负死嘛。这赵至诚虽然老是老了点儿,好歹净,没有什么三妻四妾的,还长得相貌堂堂,打仗又厉害,炮弹儿肯定也玩儿的好,身手必然也不错,这可不比那皇帝强多了。
谁再说这百里复是个包,谁才是
包。
赵至诚这几也是闲的很,本以为习惯了打仗的
子,闲下来会无聊,没想到这一天天的也是有意思的紧。
这不,今儿个又去了桂春坊。
桂春坊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每民间有什么大事都是最先从这里传出去的。
赵至诚虽然不是个听八卦的,但是偶尔了解了解燕莎国的风土
,也方便祈林那小子
后好打理。
赵至诚直奔二楼说书的包厢,不想引起注意,每次都坐在包厢最后方的茶桌上。
桂春坊每两都会有不同的说书艺
来讲故事,今儿个是个年纪比较大的老艺
,两鬓已经斑白,面容沧桑,腿脚似乎不是很方便。
据说前些年的时候还在国宫里当差,后来外出完成任务的时候不小心摔断了腿,才领着一笔补银出宫了。所以今儿个这老艺讲的就是国宫里的秘辛,老艺
拍了拍桌子上的醒木,开始了今儿个的故事。
百里铭的事迹,赵至诚早已打探清楚。老艺说的自己倒是也略有耳闻,只是从这老艺
嘴里说出来,经过一番添油加醋倒是更有趣味了。
百里铭倒是个痴的,自从王后去世后,竟然再未娶,一心扑在了儿
身上,准确来说是一心扑在了百里珠身上。
虽说百里铭面上对自己客客气气,心里十有八九看自己不顺眼,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百里铭是个好父亲。能把那小公主培养的能屈能伸,骄纵却守分寸,对于一个刚及笄的小姑娘来说,确实难得。
后又听那老艺讲到百里桢,据那老艺
所说,百里桢倒是个足智多谋的,能帮着百里铭处理不少政事,如今安南郡大旱,又被百里铭派去赈灾。
但是这小儿子百里复,据说却是个包,每
不是带着骑兵打马匪,就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