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吕庆喜年幼时,他家中极为贫苦,这书里出现的,其实都是跟他家差不多的
况。更多小说 LTXSFB.cOm
吕庆喜没有哭出声,眼眶却已经湿润了。
他发达后没找到家,但他一直觉得家里
还活着,比如他弟弟,可能是在别
家做佃农。
比如他妹妹……只要她长大,总能嫁出去,兴许已经生儿育。
可就算他们之前活着,被洪水那么一冲……他们还能活下来吗?
吕庆喜看了整整一天。
他先将这书看完,又看了那本《治水策》。
这茕独散太聪明了。
他知道只是百姓的惨状,并不能给晋王带来多大的麻烦,所以……他着重写了盂县县令李兆。
李兆身为盂县县令,本身并无错处,一直好好赈灾,结果突然被砍了。
朝中官员看到这况,是何感触?
吕庆喜不知道这茕独散是何许
,但他知道,这
绝对跟晋王有仇。
亲眼见到了当年那场水灾的,哪个跟晋王没仇?
被送到他屋里的,他的同乡木珍珠,不就恨极了晋王?
明里,他要把这书
给圣上,再哭一哭六年前的事
。
此外……这书他要快些印出来!再让木珍珠多散播散播这方面的消息。
他相信木珍珠会把事办好。
毕竟木珍珠,就是因为六年前玉溪府的事,才跟晋王结仇的。
这么想着,吕庆喜找来手下,让他们给沈家家主送去一些赏赐,再让沈家家主明一早来见他。
他打算见过沈家家主,了解些况之后,再去见圣上。
京城是有宵禁的,晚上不许百姓随意走动,尤其是靠近皇宫的那几条街。
但拿着吕庆喜给的令牌,自然可
以畅通无阻。
于是这天,沈家家主都已经睡了,又被叫起来,然后就得知吕庆喜给了他赏赐。
他去看了看那些赏赐,就知道自己这次,要好运了!
沈家家主太过兴奋以至于一晚上没睡好,而第二天一大早,他去了吕庆喜府上。01bz.cc
沈家家主在吕府门,遇上了木掌柜。
木掌柜是这几年冒出的,沈家家主之前没见过她,但听说过她。
木掌柜也早已知道沈家家主来到京城的事。
双方笑着打招呼,一同进去找吕庆喜。
吕庆喜已经醒了,他让两进去,却没有顾上木掌柜,而是问沈家家主:“这书,你到底是如何得来?”
沈家家主立刻道:“千岁爷,这是张巡抚给的……”
他将张巡抚找印书,正好找到沈家,然后他用最快的速度将书印出来的事
说了。
“书你已经印了?印成了什么样子?”吕庆喜问。可别还印得那么寒碜!
沈家家主立刻拿出一套书给吕庆喜:“千岁爷,这是民
心印刷的书,共印了一万套,带来京城五千套。”
沈家家主下了血本,这书印得极为致,书皮也用了上好的纸张。
吕庆喜看过极为满意,又想起来一件事,问沈家家主:“你详细说说,你去见张巡抚时的事。”
沈家家主不明所以,但还是把那天的况说了,其中就包括他问张巡抚有没有要捎带的东西,张巡抚说没有的事
。
不过他也帮张巡抚说了句话:“张大想来是政务繁忙又囊中羞涩,才没给千岁爷请安。”
正常来讲……怎么都要送点礼啊!
吕庆喜之前心一直很差,但听沈家家主说完,心
却好了一些。
张志儒压根不是他的,沈家家主却想让张志儒给他送礼……张志儒一定很难受!
还有这书,张志儒怕是只想印出来,结果沈家家主偏要给他送……
光是想想,他便觉得心愉悦。
“我这就宫。至于你那些书……
给珍珠吧,她会把事
办好。”吕庆喜道。
木珍珠办事,他是放心的。
木掌柜一直在旁边听沈家家主和吕庆喜的对话,虽然两说得并不清楚,但她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等吕庆喜离开,她当即看向沈家家主,询问起来。
沈家家主道:“是这样的,茕独散写了一部《逃荒录》,写得正是六年前玉溪府水灾的事
,他还将当年盂县县令的手稿整理了一番,写了一部《治水策》……”
“盂县县令?”木掌柜一愣。
她一直想为父亲申冤。
可她发现,这事已经了结了,而且她没有证据。
她压根不能为父亲申冤,甚至需要小心一些,免得被发现她是李兆之
。
沈家家主道:“那盂县县令李兆,当真是个了不得的,可惜了……”
木掌柜有点茫然——她很敬重自己的父亲,也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好官,但她父亲并不是多么出色的……
沈家家主道:“木掌柜,你应当不知道他,但你只要看了茕独散整理的《治水策》,就知道他多么有才了!”
木掌柜更茫然了,她跟着沈家家主来到码,看到了一大堆书,又拿了一本简单翻看。
她只看到一些只言片语,但已经被震撼到了。
当初茕独散写《沉冤录》,将临湖县百姓的惨状写得
木三分。
而这次他写《逃荒录》,玉溪府的种种惨事,又跃然于纸上。
木掌柜只看了几个片段,就已经忍不住想要痛哭出声。
当然她没哭,因为沈家家主指点了跟李兆有关的片段给她看,她看到了书中对她父亲的描述。
这些描述,让她觉得有些不真实。
她父亲不是这样的,至少没这么聪明。
在她记忆里,他父亲确实很重百姓,水灾前就一直在加固堤坝,水灾发生后,他更是不顾安危努力救灾。
但他写不出来《治水策》。
他是个读书,不擅长实
,收集很多治水的书回来后,看是看了,但懂得还没有他的师爷多。
茕独散,为什么要这么写?
木掌柜思索过后,很快就想到了原因。
光是百姓的惨状,不足以将玉溪府的事闹大,毕竟这是天灾。
虽然一开始赈灾出了问题,但后来还是赈灾了的!
而且那已经是六年前的事,朝中官员不一定愿意旧事重提。
但若是……当年冤死了一位好官呢?
不管怎么样,她对茕独散万分感激。
有了这书……她就有把握为自己父亲翻案了!
她父亲今后,还会成为一个公认的好官!
木掌柜积累的绪在此时
发,眼眶瞬间红了。
“木掌柜?”沈家家主担心地叫了一声。
“沈老爷,我跟千岁爷是同乡,因而看到此书,便有些动容。”木掌柜道。
“原来如此!”沈家家主算是知道原因了。
“这些书,便予我吧,我会让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当年玉溪府的惨状,也让他们知道,玉溪府盂县,有个县令叫李兆。”木掌柜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