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城门
的方向跑去,完全不理会怀里哇哇大哭的
孩。
黄寄北暗道一句不好,他这恐怕是遇上
贩子了!说时迟那时快,黄寄北抄起手边的一个
靶子就往大汉的脚下扫去,大汉没有防备,直直的摔了出去,松开了怀里的小姑娘。
黄寄北将四娘托付给相识的店主后赶紧跑上前将小姑娘扶起,把她护在了身后。
大汉重重的摔了一跤,爬起来就要打
,黄寄北举着
靶子也是不怵,就这么和他对峙着。
“哪里来的臭小子,我抱自家的闺
关你什么事,快给我滚开!”大汉恶狠狠的说道。
“你说是你家闺
就是你闺
了吗?你倒是说说这姑娘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一上来就抢
,我看你就是
贩子!”
黄寄北挺起胸膛,丝毫不肯退让,他完全可以想象的到,若是这个小
孩被拐走了,将来面对的将是怎样的
生。
黄寄北声音洪亮,听到动静的
们渐渐围了过来,对着大汉一阵指指点点。
“这小姑娘怕的跟什么似的,不像是见到亲爹的模样呀!”
“是呀,这闺
俊的嘞,怎么可能是这糙汉的娃,我看他八成就是
贩子。”
眼看着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大汉有些急了,动手就要上前抢
,这娃娃品相好,能卖不少钱呢,他可不会轻易放手。
眼见着
就要扑上来了,黄寄北却是纹丝不动,等那
快近身的时候,他抱起小姑娘一个灵活躲闪,堪堪避过了伸过来的魔爪。而那大汉一时刹不住脚,直直地跌到了身后的瓷器摊子上。
噼里啪啦一阵碗碟
裂的声响,整个瓷器摊子被砸了大半,那大汉更是被碎片割的满身伤痕,黄寄北趁机抱起了小姑娘,去和黄四娘汇合了。
瓷器摊主损失惨重,自然不会轻易的放走大汉,在两
的一阵拉扯中官差终于到了,此时就算那大汉想走也走不了了。
而黄寄北这边也不好过,这个小姑娘从刚才就一直在哭,根本停不下来,她再哭下去的话黄寄北觉得自己都要被当做是坏
了。
急之下黄寄北取下了一串冰糖葫芦,贴到了小姑娘的唇边。
诶,真管用,哭声立马停止了,小姑娘抬起
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向黄寄北。
黄寄北拉起小姑娘的手,把糖葫芦塞到了她的手里。
“尝尝看,很甜的,不哭了哦。”
小姑娘抽噎了一下,就这么默默的吃起了糖葫芦,黄四娘则在一旁好的打量着这个和她差不多大的
孩。
黄寄北既然也不会亏待自家妹子,赶紧了拿了一串糖葫芦给了四娘。
官差很快找到了他们这边,黄寄北解释清楚后官差就准备先把小姑娘带回去。就在这时,一个焦急的男子跑了过了,初冬的天气,他竟然急的是满
大汗。
“小雨!小雨你在哪呀!小雨,是爹爹呀!你回我一声好不好呀!”
男子都快要急疯了。
身旁的小姑娘听到了叫喊声,迈开小脚丫就朝外跑去,几个官差连忙追了上去。
小姑娘飞快地朝着男子跑了过去,一
扎进了他的怀里,嘴里不住地喊着爹爹。
黄寄北见此
形就放心了,看来小姑娘是找到自己的阿爹了。事
告一段落,黄寄北也就收拾起了自己的摊子,冰糖葫芦就剩四串了,刚才打斗的时候掉了七八串。
今天的事让黄寄北感到一阵后怕,想到自己身边还有个小妹就不打算再待下去了,趁着天色还早早点回去吧,带着四娘走夜路真的太危险了。
黄寄北将黄四娘抱上小推车,推着她去了杂货店,买了要用的冰糖后就出城了。
白氏倒是比他们先一步到家了,黄寄北进门的时候白氏正在院子里洗山楂,看来她这一趟是有收获的。
黄寄北为了感谢二房两个堂姐照顾黄长植,便将今天剩余的糖葫芦拿出来送了过去。黄二娘和黄三娘看到这甜甜的东西眼睛都亮了,她们在家从来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黄寄北不免感到一阵心酸,两个堂姐都是勤劳肯
的,奈何摊上个只想要儿子的阿爹,
子过的一直很苦,不仅要做自家的活,还要去老宅伺候老两
和长房一家。
二娘黄小桂和长房的大娘黄小梅只相差一岁而已,都是老黄家的姑娘,站在一起,却是一个像小姐,一个像丫鬟。
从隔壁二房回来后,一家
又是一阵忙活,做出了一百多串糖葫芦,
满了两个
靶子。黄寄北打算明天拿着去十八里铺的集市上卖,集市比不得庙会,是以他们并没有准备的太多。
忙活完了手上的活,黄寄北这才和黄长植夫
说了
贩子的事,两
也是一阵后怕。白氏不由得搂紧了怀里的黄四娘,说道:
“小桃,以后你还是在家陪着你爹爹吧,万一你被
贩子抓走了,娘也就不活了。”
黄长植夫
对于儿子
儿一向是一视同仁的,哪个都是他们的命根子。
黄四娘虽有些不
愿,但看着阿娘担心的样子,她懂事的点了点
,说道:
“阿娘,我都听你的,今天能出去看看我已经很开心了,我还小,等我长大了我就能和哥哥一起出去卖东西了!”
白氏看着自己乖巧的
儿忍不住落下泪来。
第二天的集市黄寄北和白氏没有用小推车,两
一
举着一个
靶子,一路走着去了十八里铺。
今天的冰糖葫芦依旧卖的很好,黄寄北估摸着自家的那几棵山楂树应该还能再摘个三四次。
昨天白氏去了高家村买山楂,买到的并不算多,这一代种山楂的
家真的挺少的,若是往
山里面走走,倒是能遇到一些野山楂,但那种山楂酸的很,根本不适合做糖葫芦,而且黄寄北也不想让白氏去冒那个险,他们家里不能再有
出事了。
连同前两次的,他们家一共卖出去将近四百串糖葫芦了,去掉买冰糖的五百文,昨天买山楂的五十文,赚了将近一两半的银子了!他们家那三亩地一年的出息也就四五两,抵得上他们在地里做小半年了。
母子两这一来一回的,半天的时间都花在了路上,两
虽然辛苦,却不愿停下来,山楂的成熟期就这半个月,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市面上就会出现其他模仿者,趁着这个空窗期,他们想尽可能的多攒点钱,在严冬来临之前添置上棉被和棉衣。
晚霞映红了天幕,黄寄北和白氏走在乡间道路上,两旁是哗哗作响的杨树,树上乌鸦嘎嘎叫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