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幸的是自从你三姐夫五年前进了镖局见了世面后
就变了,不再给家里贴补银子,也慢慢的和那一大家子断了往来,自己也挣下了一份家业。”白氏说道。
“看来我这三姐夫是个有后福的,他们夫妻俩都是有主见的,
生经历上也算是同病相怜,我这也就放心了。”黄寄北点
说道。
黄寄北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任谁也想不到 ,一个小村庄里的农家子竟能有如今的成就,黄寄北的经历也算是给天下读书
又打了一剂强心针,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黄寄北现在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虽说县令也是七品的官,但京官地位实质上都要比地方同级别的官高的,除非是一些封疆大吏。
黄寄北原计划着回到苍梧县后快速料理完家业就回京城的,哪知计划赶不上变化,自他回家以来,登门拜访的
那是络绎不绝,当地的官员们是不能不见的,毕竟这是
家的管辖范围,前来求教的学子是不能不见的,无论你如今地位如何,终究是读书
出身,在学子间的名声就很重要,此外,黄寄北自己
知求学的艰难,故对真心来求教的学子们也是倾囊相授。
重
戏当然还是祭祖,虽然黄寄北自己没有什么宗族观念,但身处这个时代,就得
乡随俗。祭祀仪式上最高兴的要数黄老爹了,他这辈子再无遗憾了,就算是到了下面也能和祖宗
代了。
黄寄北原还担心黄老爹和老王氏会不会吵着要跟他们去京城,然而黄老爹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他如今在杨家庄的
子过的舒服极了,去到哪都被
敬着,每年黄长植他们给的孝敬也足够他们过的舒舒服服的,何必跋山涉水背井离乡呢,他这把老骨
也没几年好活的了,就留在这黄家庄,挺好的。
老王氏倒隐约有这个想法,但黄老爹不发话,她也不敢说什么,她也知道自己以前做的太过了,和这个三儿子自己没留下什么
分。
眼看着假期不多了,家里的产业也要尽快处理了,黄寄北和黄长植夫
说了自己的计划。
“阿爹阿娘,在京城的那一年我靠着书法和话本也攒了不少钱,再加上以前家里攒的这些,应该够我们在京城重新开家店的。”
“二郎,我和你阿娘也是这样想的,你高大叔家的店现在生意是真不错,到时候我们也开一家,也算是有了生计了。”黄长植说道。
白氏将一个匣子递给黄寄北说道:“二郎,这里就是我们家的全部家当了,地契、房契还有这些年攒下来的一千五百两银子。”
黄寄北听到一千五百两这个数字是惊讶的,爹娘竟默默攒下了这么多银子,但转念一想又觉得心酸,这些年为了供他读书,爹娘这是有钱也不敢花,仍是过着节俭的生活。
黄寄北把匣子推回给了白氏,道:
“阿娘,这钱还是你收着,我们家是你当家,这家当放在你手里我和阿爹才安心咧。”
“行,阿娘帮你收着,等以后你成亲了再
给你媳
。”白氏笑着说道。
“二郎,这些年我们家陆陆续续的也买了不少地,如今已经有五十亩水田二十亩旱田还有十亩山地,这些这些年一直是佃出去给
种的,地是家的根本,我打算后面还是佃出去,以后就让你二伯帮忙打理收租的事,地里的事你二伯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他这个
在有些事上糊涂,但在涉及土地的事
上,是不敢
来的。”黄长植说道。
“阿爹这样安排很是妥帖,就按阿爹的话做吧,说完了地再来说说我们这家客栈吧。”黄寄北说道。
“二郎,关于这客栈我也是想了很久,阿娘实在是舍不得,这不仅是客栈,后院还有我们的家,这一砖一瓦都是我们一家
看着盖起来的。”白氏说道。
“阿娘,我也不舍得把客栈卖掉,我是这么打算的,把客栈给荷花婶婶一家打理,以后每年的收益五五分成,三姐夫镖师这活总是不安稳的,他出门在外三姐也跟着提心吊胆的,不如辞了那份工,帮着荷花婶婶一起打理客栈,这样一家
团团圆圆的。”黄寄北说道。
“二郎,你这个想法妙呀,这样一来我们的客栈留下了,荷花他们一家也有了生计,客栈紧挨着二娘一家,到时候两家守望相助,是再好不过了。”白氏激动地说道。
“阿娘,只不过还是要问问三姐夫的意思,我们擅自做主总是不好的。”黄寄北说道。
黄长植道:“这事
给我,我去和他说。”
三娘一家听后皆是万分欢喜,只是觉得这五成的收益给的太多了,说什么也不答应,黄寄北劝道:
“三姐你便应了我们吧,以后每年还得劳烦三姐夫把佃租和客栈的进项送到京城,这也算是补贴给他的辛苦费了。”
“二郎放心,押镖这事可是你姐夫的老本行了,一年两次,保准给你们办得妥妥当当的!”三娘黄小梨一脸骄傲的说道。
家中事务皆已处理妥当,黄寄北便带着黄长植和白氏踏上了去京城的路途。
收拾收拾心
,他过两天就要去翰林院报到了,休沐
还要去给纪鸣岐当伴郎,真是够忙的。
第章 小酒馆
京城大, 居不易。
黄寄北新买的这处宅院位处城西,原主
原是个清水衙门的文官,十几年来兢兢业业却苦于没有
脉不得提拔, 年近四十终于有
想起了他,被外派到了地方上做了从五品的通判。这位通判也是有抱负的,能在地方上为百姓做些实事一直是他的追求,是以卖掉了这唯一值钱的宅院, 全家搬去了地方上。
黄寄北很喜欢这所宅院,坐北朝南, 采光和通风都很好,风格清幽而雅致,一看就知道被前主
维护的很好,基本不用做过多改建。能在京城有这么一处住所,真的让
很有幸福感。
白天,一家
忙着装修改造, 添置物品, 到了晚上, 黄寄北一
躺在床上, 不禁对明天的
职有了些期盼和担忧。京城中像他这样的七品小官太多了,很多
就这样一辈子不得升迁,官场的路不是这么好走的,一不小心还会连累全家。
翰林院其实相当于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主要职责是修写皇帝的起居注和时政纪要, 记载皇帝的言行, 为皇家进讲经史, 以及
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是以他们虽然是芝麻小官,但因为能接触到圣上, 一般
是不敢小看的,这个职位是个很好的起点。
第二天一早,黄寄北起了个大早,细心地整理了仪表,驾着驴车前往翰林院。
黄寄北的期待和忐忑不安统统都没有实现,永和帝本
就是个工作狂,是以翰林院的工作量巨大,上司和同僚们忙得要命。他们三个新鲜出炉的劳动力一
职就被安排了一大堆事务,三
边学边做,
都要加班到很晚。本朝官员五
一休沐,忙碌了五天,黄寄北终于有了可以喘息的机会。
渐渐地,黄寄北适应了这种生活节奏,由于出色的事务处理能力,顶
上司吴大学士注意到了他,开始安排他和纪鸣岐进宫
流为圣上和太子讲学,永和帝不怒自威,光是坐着不说话就会给
带来很大的压力,几次下来,黄寄北觉得自己的心里抗压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倒是太子,为
宽善,礼贤下士,给
如沐春风的感觉。只可惜他们给太子讲学的机会并不多,太子的学业主要由顾太傅一力承担,现在又有了顾砚舟,其他
接近太子的机会就更少了。
可以说,顾家是明牌的太子党,不过当朝太子
受圣上喜
,地位很是稳固,圣上一直很倚重自己这个大儿子,是以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