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曜听完庄明的解释后,忍不住摇失笑,对商贾们建港
的热
有了充分的了解。
萧景曜十分感动,然后决定又透个风出去:港
最好的位置,朝廷有意租给这次捐银子最多的那几家商户。前三年免一半租金,三年后再收租。
商贾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就是一声卧槽,朝廷有能啊!这个
明程度,简直让他们怀疑朝廷里有同行了!
想让明的商贾们心甘
愿地掏银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他的不说,大齐疆域辽阔,年年闹灾,各地一闹灾,朝廷倡议商贾捐银子,
家理都不理。那还是他们的家乡呢,说不掏银子就是不掏银子。要是不给他们足够的好处,或者在他们面前吊上足够甜美的胡萝卜,想从他们手里拿银子,做梦!
萧景曜现在就吊的一手好胡萝卜。
前资本家和现商贾打道,属实是专业对
了。
萧景曜拿捏商贾们,当真是一拿一个准。
商贾们哪怕知道这是萧景曜放出来的诱饵,都只能痛并快乐着的往外掏银子。
原本打算捐个几十万两的,现在果断加码,掏出算盘噼里啪啦一顿打,仔细算算自己这次最多能拿出多少银子。
虽然他们竞争不了捐款第一的位置,但听总督大露出来的
风,
后的港
码
,怕是都会按捐款数额来租给别
。他们抢不了最好的位置,也不能拿个最差的位置不是。
巧了,其他商贾们也是这么想的。
萧景曜只用了一句话,立马就让他们给卷起来了,捐款百万起步,让知咋舌。
就没见过这么热高涨的商贾。
尤其是对经商一窍不通的官员更是了怪了,怎么这些商贾一个两个的都跟吃了药一样,都快把家底掏去求萧总督收下。
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观?
不愧是抄家总督!
别犯了罪物理抄家,没犯罪的,一套骚
作下来,基本也和抄家没差。
萧总督,抄家的!
萧景曜稳坐钓鱼台,笑看商贾们忙成狗,到处凑银子,并没有急急忙忙就开始收银子,而是给了他们充足调银子的时间,足足一个半月后,萧景曜才挑了个风和丽的好天气,统一见了这些商贾。
商贾们怀着激动忐忑的心前来赴会,觉得不管如何,这回能见到萧总督,他们已经赢了一半了。
不然想见一方总督,那是这么轻易的?
萧景曜对商贾们的态度还是不错的,并没有摆总督的架子。前来赴会的商贾,桌面都准备了一杯热茶还有些瓜果点心。这些东西一摆,登时减少了一些这场商会的严肃感。原本忐忑不安,心里没底的商贾们莫名平静了下来,互相对视了一眼,各地的商贾聚成一团,互相落座。
萧景曜到得不算晚,正好在所有落座后,萧景曜便出现在所有
的面前。
商贾们顿时起身,乌泱泱给萧景曜行礼。
萧景曜并未阻止他们,等他们起来后才笑道:“你们如此支持本官的公务,本官很是欣慰。你们这般热,本官也不会让你们吃亏。先前说的,都作数。不仅如此,这么大的事,官府必然会在港
刻碑,记下大家的善举,谁捐了多少银子,都会刻在碑上。千百年后,闵州百姓都会记得你们的善举,县志中也会记载一笔。”
商贾们心里顿时舒坦了不少,他们花了这么多银子,以后能加倍挣回来不说,还有官府给的好名声。面子里子都有了,掏银子都没那么痛了。
萧总督,敞亮!
萧景曜这次还想顺便再看一看这一批商贾中有没有优秀的好苗子。能混成大商贾的,定然都是大齐商中的佼佼者。萧景曜想搞海上贸易,必须得让这一批
明的商
出海去经商,赚别的国家的钱,肥大齐的国库。
贸易搞起来,经济流动起来,才是向上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况。
这些,以后就是赚外汇的主力军啦。萧景曜当然要多多关注一下。
反正最后都是大齐受益。
萧景曜最不能理解的就是朝廷里懂经济的官员少之又少,每次碰上这种大型商贸事件,都是派个官员了事。士农工商,商
处于鄙视链底端,由高高在上的士大夫来主办这样的商贸事件……想也知道他们会怎么
。比如觉得铜臭味臭不可闻,俗不可耐,提到钱就拉低了他士大夫的清高啦,又比如天然瞧不起商贾,自己又不懂经商之事,被商贾们忽悠得找不着北还自以为自己想了个绝妙的主意啦……
各种葩事简直不要太多,萧景曜听到都觉得脑壳痛。
商业也是社会极其重要的一个支柱啊,你们怎么能这么不放在心上?就这,还好意思纠结国库空虚?
那不废话吗!
商税低,农税高。萧景曜看到这个收税方式都无语凝噎。也就是萧景曜走了科举这条路,一句青云直上成了官老爷。要是他在大齐重旧业,再去经商,这个税率真是令
感动到落泪。
都不提商贾们五花八门的避税方式,就算是足额税,
的税相较于商贾们赚的银子而言,那真的是九牛一毛,萧景曜觉得自己要是
回老本行,不说成为大齐首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户还是可以的。
而且还只用非常少的税。
不过萧景曜也知道,商们做买卖,花在上下打点上的钱绝对不少。封建社会的衙门可不是全心全意为
民服务的,所谓“官字两张
,可仰吞国脂,俯噬民膏;亦能上护国器,下哺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