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陈觉和刚升任副尉的阿岭,再立功,直接把羌国先部队押送的粮
给抢了过来。
这已经不是单单断了敌国的粮这么简单,不止断了敌方粮
,还把敌方当成了自己的粮
库直接给抢了过来。
敌寡我富,对羌国那是双重打击,士气溃散不说,心气更是大受打击。
我方士气大振,由小陈将军坐镇,步副尉打先锋,两方初一碰面,便擒了敌方大将,并退敌一百里。
首战告捷,大获全胜。
功就是聂峋。
消息传回京城,满京城都沸腾了。
纷纷称赞小陈将军慧眼识珠,带出的亲兵都是难得的将才,真是天佑我朝。
最高兴的当属龙椅上的皇帝。
这个难得将才,可是他的孙子。
这一高兴,皇上当朝便宣布了聂峋的身份。
听到这一消息,朝野震动。
尚在打了胜仗的喜悦中的满京城众,听到这个消息,震惊只会比那些朝中大
们多,而不会少。
虽然战事还未结束,但为了鼓舞士气,犒劳边关将士,皇上还是当朝就下了一道论功行赏的圣旨送去边关。
除此之外,又附了一道他亲笔写的御旨——朝边关战士公布聂峋的身份,以及给聂峋赐名,嘉奖等。
当然了,皇上因为太过高兴,还把聂峋的存在以及他此战立下的大功,昭告天下。
白得了一个天赋卓绝的孙儿,如何让晚年没啥子乐趣的皇帝不激动呢?
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了。
消息传到庄子时,正在心里开心聂峋打了胜仗,还再次立下功的穆昭朝,都被皇上此举震惊了。
这阵仗未免也太大了。
昭告天下?
原书里,聂峋被找回御王府可是低调的很。
当初为了维护皇家的脸面,维护御王府的脸面,御王府做这件事可是十分低调加隐蔽,就是突然有一对外说,当年有个小妾生了个儿子被丫鬟报复,带出了王府,如今找了回来。
而且名字也不是皇上取的,而是御王爷随取的。
——别的不说,取名上,皇上和御王爷不愧是父子,居然能心有灵犀至此,取的名字都一样。
震惊过后,穆昭朝又十分激动。
虽然和书里某些剧不一样了——但这本也是意料之中,很多剧
都发生了偏差,自然也不可能再一板一眼按着原来那本大男主文进行,不过,这些与原书不同的剧
背后,却表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讯息:
聂峋如此荣耀回御王府,必然不会再受到欺凌和鄙夷。
他现在可是满京城百姓中的‘小战’,大卫朝的福星。
不,不只如此。
打从收到大获全胜的捷报,就坐立不安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的穆昭朝,这会儿更是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