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一个步兵班就能做这样的战术动作,真不愧是德国人!」
「这样一个班至少就要带着一千发以上机枪子弹,真是伤脑筋呀…」黄旭
初轻叹道。
「二位不用担心,我早就透过关係买到了不少德国製轻机枪,应该足够本
旅使用」我道。
「这样一班十二人,一排三班,加上排长、排军士长和传令兵等,一排四
十人?」黄旭初问道。
「不,还有些东西…」我笑道:「之前家兄在美国看到了个犀利的新武器
叫榴弹枪,我也已经託他买了一批来。耀东你向两位长官解释一下。」
「这榴弹枪长得和雷明顿散弹猎枪很像,也是折开枪管装弹,一次一发」
常耀东道:「但口径是四十毫米的,可发射榴弹、烟雾弹、照明弹和燃烧弹等
四种,爆炸威力与手榴弹相当,大约是半径十米,熟练后三米内可以打进房
子的窗户。」
榴弹枪在历史上要等到一九五O年代才会发明,但为了不惊扰大家,我故
意说成是从美国採购来的。对一九一O年代来说,M79四O榴弹枪不管是
枪体设计製造还是弹药製造都不是问题;对这个时代而言,最困难的是还没有
发明【高低压理论】,所以根本还发明不出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来──只要在
观念上能突破【高低压理论】这点,一九一O年代要生产榴弹枪就不是问题,
但能与步枪护木结的榴弹发射器工艺难度就远超过这时代所及,更不要说突
击步枪还要再过廿多年才会发明出来。
「喔?!有这么强大的武器,等下会后请一定要让我看看」李宗仁道。
「我打算每个排配两门,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三人,其中一人为榴弹枪射
手、另两人携带弹药再加上班长一人,这样每排就是四班、全排四十七人。」
「一排四十七人,那一连呢?」黄旭初大概看出我还有其他法宝,没有直
接算出答案。
「耀东你继续说吧!」
「报告各位长官,我们还有种一个人扛在肩上的火箭榴弹…」常耀东道:
「这火箭射程可以达到五米,杀伤半径约十五米,一名射手可以携带四发火
箭弹。」
「十五米?那不就和七五山砲威力相当?!」李宗仁讶道:「而且一个人
就可以揹着跑!」
RPG和M79榴弹枪一样,结构简单,生产一点也不难,真正难的是点
子。我画好图说,不到一个月铁工厂的师傅们就搞出来了。
「我计画每连再增设一个火箭班,直属于连长,每班有班长一人、士兵十
人,士兵二人一组、共配备五套火箭榴弹…」我说明道。
「那加上连长、司务长、军士长,就是一五十五人…」黄旭初接话道。
「正是!」
「那一个营呢?旅长还有没有其他的打算?还是四个步兵连吗?」黄旭初
续问道。
我微笑道:「呵呵,又被旭初你猜中了,还有一个英国人发明的新武器叫
【迫击砲】,最大射程二千五米,但爆炸半径可达到三十米;最重要是这种
迫击砲可以拆成三大块,直接背着走。英国人设计成一个排七十六个人,可以
人力携带四门迫击砲和一多发砲弹行军。」
现代迫击砲的始祖是英国人史托克斯在95年所发明的8迫击砲,
整个一次大战期间英国、法国、美国等加起来生产了超过一万门以上,现在广
州湾铁工厂方面也已直接取得法国设计图,法军发来了五千门订单,正日夜加
紧生产中。原始的史托克斯迫击砲复进系统设计有问题,最大射程只能达到八
米,我之前特别研究过相关资料予以改进,现在不但射程可以达到二次大战
MK2型的二千五米水準,同时将爆炸药从TNT更换为RDX后,爆炸威
力更达到三十米以上,但交给法国人的还是原始本。
「所以我打算除了四个步兵连外另外设置一个机枪连,辖两个机关枪排和
一个迫击砲排,有重机关枪四挺、迫击砲四门,这样全连是一六十六人。」
黄旭初接着道:「嗯,这样我明白了,照旅长您的规划,这样全营约是八
人…所以我们要编六个营,就是以招五千人为目标!」
「完全正确!」我高兴道。
「哇…这样一个营的火力比北洋军一个团还要强大呀…」李宗仁已经完全
沉迷在新编装强大的火力中不可自拔。
黄旭初拟定的招兵规划相当周延──应徵新兵必须是没有从军经验的农家
子,同时也不接受只身单人投军──这次我们开出的条件不仅薪资高于传统
各军,在桃香与小菱协助下更同时士兵家庭宿舍,让士兵妻女、姐妹到纺
织厂、製衣厂工作,同时也士兵们孩子免费进入部队附设小学就读。这样
不但可以将整个队伍紧密绑在一起、有效维持军纪与士气,更供工厂丰沛劳动
力,解决急速扩张中各项企业人力资源问题。一时间各县贫下农家子与湖南
来的难民们趋之若鹜,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招满五千新兵。
兵员招满后就是训练──现代士兵基础训练中花在基本教练的时间不多,
传统上立正、稍息、齐步走、踢正步就要用去至少一个月时间──为了速成,
我则仅安排一週时间让士兵们习惯军旅生活与基本动作,第二週起就是体能训
练与基本武器操作训练,第三週除了武器训练与体能训练外开始打靶,第四週
则继续打靶并开始班基本战术动作。简单说就是将基本步枪兵训练浓缩在四週
内完成;由于已经建立了基本弹药生产补给能力,每一名新兵在这四週中至少
可以每人打靶发、投掷手榴弹5枚,同时轻机枪、火箭榴弹RPG与榴
弹枪射击各一次。
虽然上面有剋期前进剿灭龙济光的压力,但我仍坚持该有的训练一点也不
能少──反正可以派些部队做样子先,反而是士兵如果没有训练完成就派上战
场,白白牺牲性命不说,后面的伤亡抚卹将是更沉重负担──计画中第五週开
始进行分流,步枪兵开始进行班排攻击、防御、尖兵、遭遇等战术演练,而枪
榴弹兵、火箭弹兵和迫击砲兵则进行专精教育──尤其是迫击砲兵,特别针对
观测兵、计算兵等编定教材挑选读过书的士兵进行专精训练。
为了验证教材可行性同时训练军官指挥能力,我从保安团与湖南来部队
中抽调部分精锐组成【教导连】,让李宗仁持测试各种战术可能性。李德邻
也不愧为一代名将,很快就掌握联兵种编装精义,并进一步推广到【旧军】
各部进行改编;同时编写训练教材,让军士官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