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的遗产竟是调教惩戒女子,与尊奉臀部的特“礼仪”?身为前首相的女儿,竟然参加选拔进入后宫?茶室中对女儿的责罚与调教,年轻外交官的手交体验!恢弘时代下的情色故事就此开始!
闺山河
小楼听春去,江海叹芳心
千秋歌同叶,万里见灯明
西元2165年,也就是大周天徉四十一年,高皇帝理胤,在午间小酌了一杯桂花酒后,便安然地合上了双眼,再也没有醒来。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出乎意料却又情理之中的是,皇城中的悲伤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化为了另一种淡然与喜悦的从容。
高皇帝八十余年的人生,以及他的宏图伟业与天下大梦,至今都已完全实现:四海平定,万邦归顺,只有那孤悬海外的共和联省与她的附庸国还继续存在,谋求与这泱泱大国保持所谓的“有限平衡”。皇帝征战一生,从中夏国边疆军阀的参谋做起,最终尽收中夏之土,结束了五十余年的分裂。在接下来的三十余年中,他励精图治,定北疆、靖东海,最终挥师西征,让整片泛大陆都臣服在他的荣耀与秩序下。他的身后,那个被历史称为“燿周”的伟大帝国,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没有惊慌,没有争斗,也没有尔虞我诈。高皇帝在生前便安排好了百年后的诸多事项——包括权力的继承,领导集体的过渡,以及帝国势力范围内各邦关系的处理。能威胁未来皇权的宗室子弟和外戚,要么外放任职,要么当了小富即安的寓公;而那些顽冥不灵的家伙,不是被软禁,就是已经化作了断头台下的尸体。精心挑选的顾命大臣班子,囊括了皇太子继位后的所有需求;而各邦中那些“一体两面”的阳奉阴违者,也早就吓得不敢动弹,老老实实地钻进图书馆和档案库谋份讨平安的工作去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件大事,是登基的新皇需要首先亲自处理的——那就是高皇帝后宫中庞大的女眷。如果说中夏古代皇帝的后宫,主要还是考虑到礼制、排场,用繁文缛节将皇权包裹起来的话,那高皇帝的宫室,则完全是用他的政治思想在“品女”和“鉴女”了。
从资质上讲,高皇帝的宫室中汇聚着天下女子之精华,宛若繁花锦簇,令他能安然享受着太平盛世的目不暇接;而若是从本质上考虑,驾驭这些并非等闲之辈的,来自各邦的女子,并让她们臣服在皇帝的威严与博爱下,则是他追求的另一种体现。毕竟,宫室中随便一个女子,放到外面那也是纤姿媚骨,足以将男人们的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而这,便是新皇与监国大臣们所要谨慎处理的一件大事了。皇帝生前已经发下了诏令,对宫室们留驻与还乡都做了详细缜密的规定;一些正值青年、芳心难抑的妃子或是宫女,也下令赏赐给了亲近的大臣,或是需要拉拢重用的人物们,而他们也感激涕零地接受了御赐(毕竟,能享用皇帝调教过的女人,那简直是无上的荣光与至福的体验,绝非是娶纳再合之妇所能囊括的)。
然而,余下的宫室女子依旧数目庞大,而新皇也需要填入属于自己的女眷。这是新皇登基的第一战——不仅事关他未来的幸福,也影响着帝国政治格局的稳定。
“父皇……孩儿难以望您的项背啊……”
即将继承皇帝之位的太子理昉,望着座前俯首的内大臣与女官们,不由发自内心地感叹着。理昉今年才二十岁出头,乃是高皇帝天下初定时,与一名商人之女所生的。然而正是这看上去平平无的身世,最终让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是啊,他对这巨大的晧京城,与父皇起居理政的皇城宫殿,还是了解得太少了。然而或许是因为这一点,父皇才最终选定了他,继承这个庞大的国家。父皇的目光锐利如电——他不喜欢那些偷奸耍滑、两面三刀的权力动物,他所欣赏的,是“无欲则刚”的勇气、“海纳百川”的大度、以及“至诚至朴”的谦逊与平和。
“孩子,女人就好像是水中的游鱼,林中的野兔。你得让她们流动、奔跑,但一定要注意什么时候收网。要明白,你得去掌握她们,而不能让她们牵着你到处乱跑。”
理昉想起了父皇带领自己游历山水时所说的话,不由默默地笑了。他知道,这第一桩大事的答案,其实父皇早就告诉过他了。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困难呢?
现在他要做的,是重新学习那生活中曾经熟悉却又没有参透的东西。
在此之前,他曾与几位内大臣相谈过几次这个话题。情况也合乎他的预料:内大臣们并没有向他详细讲述父皇治理女政的大道理,而是选择了一个颇为有趣而香艳的切入点——惩戒。高皇帝之所以能让宫室安定、秩序井然,所依靠的除了他宽宏的胸襟、广博的学识与灵活的手腕,让这些“花珍卉”倾心仰慕外,最重要的,便是由他亲自参与指定,并渗透到宫廷生活方方面面的,针对女子的礼仪与惩罚措施。
“臀礼”,这是宫廷内部,对这套没有命名的香艳之礼的通常叫法。而其中的核心内容,便是宫廷女子们应该如何用她们的臀部侍奉尊者,并且在犯错时接受责臀的惩罚。高皇帝的宫殿中,从来不缺少光屁股的女子,以及板子打在她们娇臀上的清脆响声——当然,还包括了那婉转的哀鸣与隐约的啜泣。身为宫室女子,不论如何高贵显赫,也无法避免板子打肿屁股的命运。理昉也曾亲眼目睹过多次惩罚——甚至包括他的母亲,也曾屡次被扒掉裙裤,在众目睽睽下公开挨打屁股。高皇帝已经将这种管教的秩序,内化成了他独特的享受;只是,对于新皇帝理昉而言,要继承父皇这严格而香艳的遗产,还需要好些时日。
“朕以为,应当挑选一批女子,填补宫室的空缺。诸位爱卿以为呢?”
身为最高掌权者,他终于试探性地征求起了席前诸位官员的意见。
“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首席内大臣恭敬地行了一礼,表达着自己对这位年轻君主的赞同,“近来,数个邦国又隐隐有动摇之势。若是借陛下登基之宏光,加以宣抚,并纳其女子于宫室,以示亲幸,便可解一时之急,以图后盼。”
“那就照爱卿说的去做吧。”理昉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没错,按照父皇的安排去做,虽谈不上万全之策,但也绝对是稳妥得当。他还需要时间去适应形势,积蓄力量。
当然,我们的故事,还要从孤悬于东海之上的小邦——万叶,开始慢慢讲述。当新皇的诏令下达的那一刻,这个臣服于大周的国邦中,便激起了一圈圈回荡的涟漪。
万叶,旧称和国、东国,自西元600年左右与中夏接触后,便步入了历史的正轨。在这片孤悬的土地上,诞生了基于中夏与周边国家,却又有着迥异风格的文化。而时至近代,率先接触西来势力的和国,与衰败的中夏展开了一段纠缠百年的恩怨。当然,时过境迁,一切随风散去。
随着大周的铁骑重新统一中夏,进而放眼大陆,和国的统治者们识时务地选择了明哲保身,加入了周帝国组建的“大陆共同体”,并积极配合着高皇帝的旨意。而“万叶”,则是高皇帝根据和国古诗集,为这片土地御赐的新名字。“万叶”乃是万家之言——正如这片汇聚了诸多矛盾,并且将要继续作为帝国东方边陲对外开放的土地那样。
“多事之秋啊……”
前首相田村朗正端坐在茶室中,凝望着窗外灰色的天空。一旁同样端坐的,则是他的小女儿田村明里。田村朗正穿着他那件标志性的灰色长服,放置于竹席的小案上,则放着一方玄色的茶盏。他的手中,正握着一根浅棕色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