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对照,铁坊老匠据此重现了汉末便已经出现的灌钢法,还改良了淬火工艺。01bz.cc【回家的路:WwW.ltxsFB.com 收藏不迷路!】
令铁坊炼钢效率和质量大大提升。
五名老铁匠,直接赐以大上造之爵位,各赏钱帛十万,邺城宅邸一座,良田五百亩,子孙尚武堂。
所有参与锻造的工匠,都有重赏。
荥阳、山阳两大铁坊夜不停,以灌钢法铸炼钢铁。
如果汉朝进铁器时代,那么梁国一只脚正式踏
钢器时代。
这十二名骑兵便是成果。
威武霸气,仿佛时刻要横扫千军、斩将擎旗!
李跃记得历史上似乎也是十六国南北朝时代进兵器大发展阶段,重骑兵、长槊、重甲都在这个时代登上历史舞台,新式战法也层出不穷。
与秦汉三国已经大有不同。
两百多年的战争,让士卒越来越锐。
“朕之儿郎,可劲锐否?”李跃颇为自豪,回想起当初在黑云山上饭都吃不饱的子,恍如隔
。
“坚甲利兵,士气高昂!”王猛亦赞叹道。
一旁随行的崔宏也目露惊讶之色。
“从今起,所有工匠皆
匠籍,分十二品,按月发放俸禄,造出新物、改良工艺者,与军功爵同赏!有匠籍者,可见官不拜!”
想要吸引更多的投身技术,必须提高工匠地位。
今年的天工会、天机会,总算没有白费,最让李跃欣喜的是,文学馆与铁坊的这次互动,完全是由工部牵完成的。
“臣建议严守机密,凡参与灌钢法者,必须管控起来,严禁与外接触,行商司亦要监管有
倒卖钢器!”崔宏拱手道。
“你说的不错,校事府也许盯着两大铁坊,以免技艺外泄!”李跃赞许道。
“臣这就去办!”崔宏自从返回邺城之后,练多了。
不过虽然有了新式装备,李跃却并不打算现在就用,一是用不上,二是产量还没跟上来,无法大规模装备。
对付桓温,这些东西还用不上。
“陛下……代国索要二十万石粮,三千铁甲,一千马铠,刀矛弓弩各一万……”刘应都不好意思开。
这边装备刚出来,拓跋什翼健就来要饭了。
王猛大笑起来,“代主拓跋什翼健,妙也!”
李跃也笑两声,“慕容垂都出兵了,他迟迟未动,这是要挟朕,学聪明了不少。「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仅凭慕容垂一路,只怕难以牵制苻坚。”刘应拱手道。
慕容垂不到两万的马,很难形成威胁,慕容垂也不可能下死力,苻坚只要不傻就知道这是自己派出的爪牙。
“给他一万石粮,三千皮甲,两百马铠,老旧刀矛弓弩各一千,再派告诉他,适可而止,如果他不要河南地,朕让别
去!”
好心当成了驴肝肺,给他机会都不中用,河南地的杂胡要有
,要牲畜有牲畜。
换做慕容垂,早就千恩万谢了,拓跋什翼健却讨价还价起来,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等朕收拾了桓温,再来理会他。”
不愿当狗,那就当待宰的肥羊。
去年就准备对他动手,各种原因错过了,此次击败桓温后,必然要跟他过过招。
“唯!”刘应拱手而退。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李跃抬望望天空,寒冬已去,春
来临。
江东还是一如既往的磨蹭,咋咋呼呼要“北伐”,却雷声大雨点小,迟迟不见动静。
不过,梁晋大战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桓温施行庚戌土断之后,声望、权势到达巅峰,就差一场军功了。
“袁绍做大事而惜身,桓温却做大事而惜名,既掌内外大权,何必多此一举?可仿效当年司马师,架空晋氏即可!”王猛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如果他不是出身庶族,如果李跃不是穿越者,肯定会惊出一身冷汗,太熟悉权臣的套路了。
不过换个角度,王猛敢在李跃面前如此坦率,说明君臣之间非常信任。
当年桓温北伐关中,王猛还兴高采烈的去投靠,与桓温谈多
,算是
知其秉
。
刀柄已经握在手中,却总是犹犹豫豫的。
即便北伐成功,就能让司马家老老实实的退位吗?
到最后还是要靠刀子解决。
司马家也是凭高平陵之变方能上位。
“桓温,名士。”李跃也观察桓温许久,在江东那一片混的,平时没事嗑嗑五石散,放
形骸,脑回路多少有点不正常。
之前的庾亮、庾翼、褚裒、殷浩、谢尚、陈逵无不如此,都火烧了,还在搞内斗,老天爷扔进他们嘴中的
就是不咽下去,
反了张遇,又
反了姚襄……
圈子决定格局。
桓温这辈子都跟江东杠上了,如果他眼光长远,只怕现在天下又是另外一番格局。
“陛下,江东出兵了!”卢青声音中带着惊喜,一路小跑而来。
十二骑闻言皆是一喜。
“桓温率四万荆襄锐,水陆并进,已
濡须
!”卢青拜在面前。
还是三国以来的老套路,江东想要北伐,必须拔掉合肥!
“终于还是来了。”李跃已经等了太久。
王猛眼神锋利如刀,“谁是天下正溯,将由此战决出!”
李跃望着面前昂扬的骑兵,心中豪万丈,“那么,景略当为朕攻取南阳,朕将横扫江淮!”
“唯!”王猛收起脸上的笑意,异常严肃的拱手一礼。
第四百八十三章 合肥
梁正兴二年,晋升平元年,桓温正式奏请北伐。
晋室加封其扬州牧、录尚书事、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
桓温提四万锐
濡须,麾下大军高达七万,会合袁真、谢尚诸军,兵力接近十万,水陆并进,声势滔天的杀向合肥。
遣桓冲、桓豁宛城,窥伺许洛,殷康、毛安之各引本部协防新野,互为犄角。
殷康出身陈郡殷氏,乃殷浩堂弟。
毛安之,乃十几年前荆襄大将毛宝之子。
高大的合肥城墙上,梁啸默默望着远方荒野的尽,
水一般涌来的灰线,眼神逐渐坚决起来,这一刻他等待太久,“儿郎们,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便在今
!”
“杀、杀、杀!”士卒们举起了刀矛。
晋军很快就涌到了城下,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
河道上,千帆竞立,一架架重弩立在船。
后方无数青壮将一架架攻城器械推送上来。
桓温既然掀起北伐,必然倾力而来。
而此刻的晋军,跟当年殷浩、荀羡的晋军大不相同,绝大多数都是北方流民,跟梁军流着同样的血,也跟梁军同样勇武。
“此乃苦战!”梁啸早有心理准备。
虽然梁国天下最强,但在江淮战场上,晋军优势极大,水网密布,江东水军可以纵横驰骋。
“克复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