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慕容恪向身后挥动长槊。更多小说 LTXSDZ.COM【最新发布页:WWW.01bz.cc收藏不迷路!】
隆隆战鼓声拔地而起,盔甲铿锵声密集如雨点。
国内城矗立在山丘之上,攻城器械送不上去,只能靠血将其摧毁。
如蚁群一般的燕军涌向山丘,霎那间,密集的箭雨遮蔽天空,撒向大地。
到处都传来惨叫声。
慕容楷顶着大盾狂呼:“高句丽箭矢不多,无需惧怕!”
果然,两三波之后,箭雨稀落起来,但箭矢不多,滚石、擂木却更多,黑压压的顺着山坡滚下,狭窄的山路顿时变成血路。
燕军没有后退,继续咬牙向前挺进。
多次锋,已经摸清了高句丽的底细,国中士可战之兵不过四五万,两年前在南苏一战中,被慕容恪俘斩近万
,这两年持续
战,高句丽的战士越来越来,为了抵抗慕容恪的进攻,连
都派上了。
“杀!”慕容肃抬着长梯冲向城墙。
身后士卒弯弓搭箭,压制城上守军。
只要冲过山路,靠近城墙,高句丽基本就大势已去了,近距离搏杀,绝不是慕容恪麾下锐的对手。
咚、咚、咚……
关键时候,慕容恪亲自击鼓。
雄浑战鼓响彻山野,燕军士气大增。
不过这时城上也响起了号角声,高句丽也殊死抵抗,男
老少一起奔上城
,与燕军厮杀在一起。
高句丽立国至今将近四百年,也是一块硬骨,与慕容氏仇
似海,绝不妥协。
灰色的城墙逐渐被染成红色。
无数尸体从山丘上滚落。
付出巨大伤亡后,高句丽艰难抵挡住了燕军的猛攻。
然而白山黑水之间,更多的燕军如野一般矗立在大地上……
“父亲,只要再攻一次,国内城必!”慕容楷浑身是血,肩膀上还
着两支断箭。
话虽这么说,实际上燕军士卒早已疲惫,这两年一直在征战。
“今天色已晚,明
吾亲自上阵,拿下此城,吞灭高句丽”
辽东的天黑的比中原早一些。
慕容恪更需要保存麾下这支最后的锐。
翌,一支五千
的燕军重新集结,慕容恪披甲持盾,十几员燕将一字排开。更多小说 LTXSFB.cOm
一阵夏风吹来,慕容恪咳嗽了几声,身体在咳嗽中一起颤抖。
“杀焉用牛刀?大都督在后督战即可,末将原为前锋,不
此城,提
来见!”部将鲜于亮拱手道。
棘城之战,石虎大败,鲜于亮失马被围,于万军丛中呵斥燕军:身是贵,义不为小
所屈。汝曹能杀亟杀,不能则去!
慕容皝壮之,以马相迎,以崔毖之妻之,用为左常侍。
鲜于亮从此对燕国死心塌地,跟随慕容恪征战四方,冲锋在先,所向摧溃,是燕军仅存不多的骁将。
“杀必用牛刀,高句丽
天
坚韧,当初毌丘俭未能将其连根拔除,故有今
之事,此战不可再给其机会。”
刚一说完,慕容恪又咳嗽起来。
这几年燕国内外大小诸事都压在他肩上,宵衣旰食,夙兴夜寐,从不懈怠,是以燕国能挺过最艰难的时刻。
如今终遇复兴之机,怎能不亲力亲为?
当初灭扶余国和棘城大战时,慕容恪皆冲锋在前。
“先帝早夭,大都督……当多保重身体才是。”封奕委婉的劝了一句。
慕容儁年富力强,却莫名其妙的病逝了,在燕国一直是桩悬案。
不过别不知道其中内
,封奕却寻到了些蛛丝马迹。
“此事……莫要再提,我等身为臣子,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慕容恪提起刀盾,正准备出征时,西面数骑飞奔而来,“大都督,太后有令,请大都督速速还朝!”
当着全军的面喊出,士气顿时为之一沮。
“太后……不令大都督建功也……”封奕低叹了一句。
慕容恪已经大权独揽,若再灭高句丽,必然压过了小皇帝慕容暐,以及太后可足浑氏、慕容评一党。
就算慕容恪忠心耿耿,他麾下的骄兵悍将,能安于现命么?
两边矛盾由来已久。
当初他们就是这么联手排挤走了慕容垂,现在到慕容恪。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成败在此一举!”鲜于亮低声劝道。
“陛下患病,朝中不安,慕舆遗党欲勾结梁,大都督速回!”几个宦官尖着嗓门一路小跑到慕容恪面前。
慕容恪若是不回,无疑是抗命在先,两边将彻底撕脸。
“大都督!”鲜于亮、慕容楷、慕容肃一众燕将满怀希望的望着慕容恪。
他们期待着慕容恪能迈出这一步。
慕容儁弥留时,欲立慕容恪为君,举国皆知。
现在已经不是攻不攻高句丽的问题,而是燕国面临最关键的抉择……
“太后有令,诸军速速还朝!”西边又奔来几十骑,在马上疾呼。
换做别,肯定先
了高句丽再说。
可惜慕容恪不是别,终究不肯迈出这一步,“吾能败高句丽一次,便能败第二次、第三次,传令,大军还朝,他
再来攻取此城,不为晚也。”
高句丽已经被打残了,回去休整一番,再来也是一样。
鲜于亮气愤的将手中刀盾扔在地上。
封奕低叹了一声。
第五百三十九章 废立
桓温诛除庾氏之后,表面上威势盛,实则心慌不已,自王敦作
以来,只要是权臣,下场都不好。
不过建康朝廷更软弱,桓温要什么,建康就给什么。
“明公既居重任,天下之责将归于公矣。若不能行废立大事、为伊霍之举者,不足镇压四海,震服宇内,岂可不思哉!”
郗超胆子比桓温更大,直接建议效仿伊尹、霍光,行废立之事,进一步巩固权势。
“这……”桓温从软榻上站起,踱来踱去,坐会软榻,又站起,“吾本欲收复蜀中、汉中,借军威然后行此事……”
郗超苦笑道:“蜀中取之不难,汉中却关山远隔,兵凶战危,多有不测,反拖累明公,今大权在握,何必多此一举?数次北伐不利,其故不在外,而在内,欲成北伐之功,必先肃清江东!”
桓温并非没有兵略,而是一直惦记着江东,几次北伐,江东输送粮磨磨唧唧,导致前线缺粮,也是北伐失败的客观原因之一。
所以脆一不做二不休,迈出实质
的一步。
“卿言是也,吾意决矣!”桓温一掌拍在木案上。
“江东所凭,王谢也,明公欲成大事,当除谢安、王坦之!”郗超眼中掠过一道冷光。
桓温已经拔除了庾氏,也不差谢安、王坦之两。
江东几次与桓温周旋,都出自二之谋。
不过桓温又犹豫起来,“王谢二声名满江东,吾诛此二
,岂非为
诟病?”
“不然,欲成大事者,当有雷霆手段,昔者魏武诛孔融、文皇诛嵇康,便是此理,去此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