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宗扬换好上朝的袍服跨上赤兔马。
敖润在前提着灯笼引路吴三桂跟在马后随行。
以程宗扬使者的身份再加上唐国允诺的特殊礼遇完全有资格乘车赴朝。
不过段文楚专门叮嘱过元正的大朝会不比常朝除了在京的官员各州都
督、刺史、各节度使派遣的职官、一众属国的使节……都要入朝为唐皇贺岁。
为了避免拥堵误事上至宰相下至郎官这一天都会弃车乘马甚至连随
从都不敢多带。
一出门只见一个熟人正在外面等着。
那人剑眉朗目唇红齿白虽然脸上青肿未褪眼圈还黑着但丝毫不妨碍
他人见人爱的帅哥形象反而让人心生怜惜忍不住想问到底是哪个该死的混帐
居然把名动京城的独孤郎打成这样?独孤谓双手抱拳躬身施了一礼「下官
独孤谓奉命护送君上。
」
与唐国谈判的条款中专门提到唐国官方有保护舞阳程侯出行的义务。
这差事出力还不讨好出事是罪过没出事被人说给成汉使献殷勤也是罪
过又赶上年节可谓苦逼到极点。
京兆府的官员们推来推去结果差事抡了一圈毫不意外又落到了法曹参
军独孤谓头上。
理由是独孤参军跟舞阳侯打过交道对工作情况比较熟悉而且能力出众
一定能圆满完成组织上交待的工作任务。
独孤谓倒是很有觉悟他一个从刑部六扇门借调的外来户京兆府还不可着
劲儿的用?苦活累活髒活全是他的背锅顶雷扛包样样不缺。
于是除夕之夜别人在家喝着酒过的年他蹲在程宅门外喝着西北风过的
年。
程宗扬笑道:「独孤郎辛苦了。
」
独孤谓连称不敢然后紧跑两步跟在马侧。
程宗扬只带了敖润和吴三桂两人结果一上街才发现自己带的随从还算多
的。
同住在宣平坊的尚书左仆射严绶尚书右仆射卢钧两位尚书省的主官都只
带了一名提灯的随从。
其余低阶官员都是单身独骑自己拿着灯笼。
从宣平坊到大明宫的大街长十二三里沿途各坊不断有官员或是乘马或是
步行汇入上朝的队伍。
满街灯火相望衣冠载道官员们戴着乌纱幞头身着朱紫官服依照品阶
不同腰间佩戴着金鱼袋、银鱼袋一个个相貌堂堂气宇轩昂尽显帝国精英
官僚的风范。
敖润在前面牵着马一路上左顾右盼程宗扬也觉得大开眼界。
他此前只跟段文楚、独孤谓这些唐国官员打过交道独孤郎自不用说长安
城有名的帅哥段文楚也是相貌不凡。
他原来以为只是个例此时才发现满大街的唐国官员就没有一个长得丑
的!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身材高大相貌端正。
程宗扬禁不住道:「唐国官员都长相这么出众?」
「回君上」
独孤谓道:「唐国官员都要吏部考核才能出仕先考的就是长相。
」
听了独孤谓解释之后程宗扬才知道唐国士人通过科举只是有了作官的
资格正式成为官员还需要通过吏部的考试。
考试内容共有四项依次是身、言、书、判。
身是指外貌须得体貌丰伟相貌堂皇才算合格。
言指口才不能口吃或者口音太重。
书指书法笔迹最后的判是指通晓桉牍公文。
四项之中相貌排在第一位公务能力反而排在最后……唐国如此强盛只
能说明人家的选材方法还是很科学的帅哥就是比丑逼有能力!「长得丑点连
官都不让当」
程宗扬感叹道:「这是赤裸裸的歧视啊。
」
独孤谓陪着笑脸心里暗自嘀咕领导这是对我有看法?可我都被打成这样
了还能怎么着?往脸上划两刀哄领导开心?问题是这会儿你开心了回头别
的领导喜欢帅的我怎么办?程宗扬道:「独孤郎当年在身这一项上想必是拔
得头筹了。
」
独孤谓干笑道:「君上见笑了。
」
程宗扬忽然来了兴致「哎你说咱们两个谁长得帅啊?」
独孤谓怔了一下似乎是被他的不要脸给惊到了。
我?独孤谓长安城两百多万人公认的帅哥。
你问我咱们俩谁长得帅你心里就没点逼数吗?独孤谓毫不犹豫说道:「
当然是君上!」
程宗扬摇了摇头「我不信。
」
「真的!」
独孤谓诚恳说道。
「老敖你来评评!」
敖润眼也不眨说道:「当然是程头儿你长得帅!」
程宗扬扭头道:「长伯你觉得呢?」
「那还用问?」
吴三桂伸出大拇指「肯定是君上!」
「是吗?那具体说说我哪儿比独孤参军帅?」
吴三桂打了个哈哈「我想想啊。
」
「独孤郎你说呢?」
独孤谓慨然道:「君上如日月下官如萤火。
哪里能比呢?」
「吹牛。
老敖你来说。
」
敖润头也不回说道:「程头儿这得加钱啊。
」
程宗扬放声大笑。
独孤谓怔了一下才明白过来失笑之余也不由对这位程侯的印象略有改
观。
沿着宽广的长街笔直向北远远便能看到巍峨的宫城。
越往前城阙越发高大雄伟。
长安城原本是整齐的长方形最初的宫城位于北面正中的太极宫。
因为太极宫位于洼势较低唐国又在长安东北的龙首原上兴建大明宫
作为帝国中枢。
大明宫东西长三里南北长六里面积几乎是紫禁城的五倍本身就相当于
一座巨大的城市。
宫中山水相连由龙首原分出的三道山岗横亘宫中在岗上依次建有外朝的
含元殿、中朝的宣政殿和内朝的紫宸殿居高临下气势恢弘。
大明宫之南面向长安城方向建有五座城门程宗扬沿街北上正前方一座
便是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
这是程宗扬见过最宏伟的宫门城门高十五丈宽二十丈下方分为五条门
道城楼更是高耸入云镶金砌玉金碧辉煌气象万千。
披星戴月的入朝官员们从门前行过人马小如蝼蚁。
待漏院位于丹凤门之西的建福门外。
由于宫门要到夜漏尽后二刻方能开启唐皇特命人在此建院供入朝的官员
等候免受风雨之苦因此名为待漏。
此时待漏院内已经汇聚了上千名官员王公重臣、四方使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