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玉文字数:83177第一卷:杀鬼子第一章、奇人徐一刀1938年腊月27日,深夜,喝酒喝得有点儿醉醺醺的杀猪佬徐一刀,冒着漫天的大雪,借着雪夜白雪发出的微弱的亮光,骑着自家的驴子,慢慢地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更多小说 LTXSDZ.COM
此时虽然已近大年三十的除夕之夜,天气十分的寒冷,滴水成冰,呵气成雾,但是,徐一刀只要一想到能回到家里,坐在火热的炭盆边,老婆递上热乎乎的酒菜,听到小小儿子依依呀呀的叫声,搂住老婆桂贞那软和、性感、娇嫩的花身,徐一刀就快活地呵了呵手,抖了抖牵着的毛驴的绳子。
那头即将到家的驴子,看见熟悉的环境,也禁不住仰头「呜啊呜啊」地兴奋叫了一气,打了打响鼻,甩了甩头壳,小毛驴高兴的叫声在白雪皑皑的山地里传的很远很远。
「这头臭毛驴,你有什幺美的,竟高兴成这样!」徐一刀笑骂着,不觉把手中的缰绳给抖了抖。
说着,徐一刀从小毛驴的鞍上拿起酒葫芦,满意地「吱儿」一声,响响地喝了口酒,吧嗒了一下嘴巴,然后走腔走调地哼起了山歌:远看情妹撑伞来,不高不矮好人才,走路好比龙摆尾,说话好像石榴开!哼着唱着,徐一刀的眼前,不由得想起了黄牛塘寨子里的美丽妹子桑妹,以及桑妹那大大的眼睛,高高的乳胸,纤细的腰肢,以及她那柔情如水的爱恋。
在和桂贞成亲生孩子以前,徐一刀和桑妹,可是多次在被窝里滚的。
徐一刀从小就死了父母,是个到处流浪的孤儿。
徐一刀的奶名叫栓子,四岁那年流浪到福川镇,被这儿的孤老头子徐大民捡回家去收养,做了他的养子。
徐大民曾先后讨过三房老婆,但不是偷人养汉随野汉子跑了,就是因病、因饿去世,最后丢下了徐大民为鳏过活。
福川镇有名的瞎子算命先生刘铁嘴曾经给徐大民算过一卦,说徐大民是白虎星投胎,受不得女人的疼爱,别说是讨三房老婆,就是讨十房八房,也一定是鳏寡一生。
刘铁嘴说,徐大民虽然留不住老婆,但却有儿子命,将来身后一定有儿子。
听了刘铁嘴的卦言,徐大民感到十分奇怪:留不住老婆哪儿来的儿子?徐大民问刘铁嘴,刘铁嘴抹了抹眼窝里的眼屎,摇头晃脑一阵嘀咕:「天机不可泄露!」见刘铁嘴如此神秘,想到自己三房老婆或随野老公跑了,或因病活活丧命,徐大民想:既然我命中无妻,何必还要再去求媒人?因此就从街角拾了孤苦伶仃、四处流浪的四岁孩童栓子,不再强求娶妻,按照徐姓的排行给流浪娃栓子取名叫徐一刀,从此就与徐一刀相依为命,苦苦地熬起过苦日子来。
好在后来起名为徐一刀的栓子,因为到处流浪,人聪明有悟性,很得徐大民的喜欢。
徐大民是将徐一刀当亲生儿子来养的,为了能使徐一刀长大后能在福川镇立足扎根,徐大民还郑重其事地请来了徐姓房族的族长尊老,杀鸡鸭,砍猪肉,斟米酒,郑重地向族人宣布:从今往后栓子就是他徐大民的儿子,他徐大民从此后就后继有人,不再是无牵无挂的绝户头了。
在这酒热饭香的酒桌儿上,徐大民还当众宣布,栓子的大名叫做徐一刀!因为徐一刀是流浪到福川镇,被徐大民收为养子的流浪孤儿,因此镇上的孩子们都欺生。
小小娃儿在一起玩,大家都骂他是杂种,是没尾巴毛的野货。
徐一刀的性子野,脾气倔,街坊孩子们欺负他,喊他野种,徐一刀就生气,就打人,徐一刀不管人家高大胖瘦,力大力小,徐一刀都敢和人家打斗,而且是拼命的打斗,街坊上的那些孩子,不管大小胖瘦,全都是欺软怕硬的货,他们哪儿敢和徐一刀拼命?因此全被他吓倒,惹下事儿来不是被徐一刀打得满地找牙,就是一身伤疤地向徐一刀服输请和。
因此,虽然徐一刀外出玩耍,不是一身是伤,就是一身是土,但是脸上却满是惬意和快活。
徐大民问起来,徐一刀都不说,只是心里暗暗地得意。
久而久之,镇里街坊上的孩子们全都不敢惹他,躲着他,暗地里叫他叫做「戆子」。
徐大民虽然是鳏夫,但却是镇子里难得的屠夫,镇子或附近村寨有人杀猪宰羊,都要请他来当主刀手,久而久之,在福川镇,徐大民杀猪宰羊就出了名。
作为他的养子,从小就被徐大民这个老屠夫带在身边,耳闻目睹,时不时徐一刀还打打下手,翻个猪肠洗个羊胃的。
到徐一刀十八岁成年,徐大民就将主刀杀羊杀猪的差事交给了他,近十年如一日,杀来宰去,徐一刀杀猪杀羊,就成了福川镇不可或缺的主刀手。
其时,福川镇的年轻人都时尚习武,徐一刀也不例外。
于是征得徐大民的同意,徐一刀就拜镇上有名的武师章铁腿为师,拳拳腿腿,刀刀枪枪的学了近十年,就在章铁腿鹤命归西的时候,徐一刀的拳腿、刀枪,都已经是方圆百十里之内罕有敌手的大行家了。
就在徐一刀十一岁那年,福川镇外出宦游的老先生黄有德,告老还乡当起了寓公。
这个黄有德,曾经当过平乐知府的师爷,很有学问也很有水平,带着老婆孩子和几个仆人还乡的黄有德黄大人难耐寂寞,在征得镇长大人的同意之后,就在自家的老宅子里办起了私塾,征收少量的学杂费,由他本人亲自授课,编印课本教材。
在黄有德的私塾里报名读书,徐一刀因此识得了不少字,除了会唱即兴山歌,还会写书信。
他虽然性子野,但在老师的面前,还是循规蹈矩,十分听话的。
然而,徐一刀在黄有德的私塾里读书,读到了十二三岁之后,就再也不愿意读了。
徐大民问他为什幺不愿读,他说,整天闷坐在私塾里读子曰诗云,还不如跟随着爹爹杀猪宰羊痛快。
徐一刀嘴上这样说,但其真正的目的,是觉得自己整天和那些奶声奶气的孩子泡在一起没意思,还不如跟在养父的身边杀牛宰羊痛快。
开始徐大民还强迫徐一刀去过一两天的私塾,但这样久了自己也觉得没劲儿,徐大民拗不过徐一刀,最后只得作罢,放开手脚让徐一刀学屠宰,教他杀猪宰牛更加用心上劲。
俗话说,男儿用心,铁棒成针。
经过徐大民的用心教,给机会,徐一刀的认真学,卖力干,随着年龄的增长,徐一刀的个头儿长高,年龄增大,气力的添足,除了帮助养父杀猪宰羊,什幺田头地角的活计,挑水做饭的事儿,徐一刀都能舞弄得准,真正的成了徐大民里里外外的好帮手。
徐一刀年满二十,可他的养父徐大民却咽气归西,命赴黄泉,留下了才刚长大的徐一刀。
自此之后,徐一刀便继承了徐大民的里外活计,在外,抄刀杀猪宰羊,补贴家用,奔忙在福川镇方圆百十里的城乡之间的屠宰场上。
在内,春种秋收,打麦割禾,为生计奔忙,倒也过得消遥自在,舒心快活。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福川镇杀猪宰羊的活计中,徐一刀就可以称得上是屠夫里的「状元」。
而福川镇的四里八乡,乡亲们都认准了徐一刀手中的这把屠刀,有猪牛羊要宰杀,不管多远,必定都来请徐一刀抄刀。
而徐一刀呢,也与别的屠夫不同,他既不强求吃喝,也不多收人工钱,规规矩矩,公公道道,因此,徐一刀在福川一带的乡场上,屠宰获得了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