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闲话。
来到王大年家的时候,人都到齐了就等着开席了。
王大年两口子将陈中原请到上岗坐下,并再三道谢。
客气话陈中原当然会说,而且说的非常好听。
王大年的儿子之所以能当上兵,可以说是陈中原全力促成的。
陈中原之所以能死死坐住村长的宝座,就是他从不把人往死路上逼。
在村民对他深恶痛绝的节骨眼上,陈中原总能做出一些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情,挽回岌岌可危的声望。
对于淳朴的老百姓来说,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是善良的本性。
王大年两口子是村里最有名的老实人,人单势薄从来都是与世无争。
要是说他的儿子能当上兵,就连王大年自己都不相信。
可陈中原上蹿下跳找关系托人情,硬是把这事办成了。
在当时农村的青年要是想当兵,是很不容易的。
没有关系和相应的物质基础是很难做到的。
在当时当兵的意义甚至超过结婚,因为那往往是命运的转折。
所以那家的孩子要是能当上兵,都会好好操办一番,亲戚庄邻都会前往庆祝。
其规模绝不比结婚逊色。
尤其王大年在村里的人缘极好,陈中原此举很容易的就取得了那些小门小户的好感。
由于当兵的名额少,平均一个村一年还分不到一个名额。
以前这种好事在陈中原没上台之前,都被本村的陈家人占去了。
陈中原之所以这幺出力,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陈中原非常看好王大年的儿子。
这个年轻人随他的父母老实能干,又非常精明不像王大年两口子那幺木讷。
他又是初中生在部队很容易受到提拔,就算提不了干转个志愿兵绝对不是问题。
在部队干几年专业到地方,留在县城也是不难办到的。
这样一来他有可能成为,陈中原将来在外面的一个外援。
那怕他将来无法留在外面工作回到村里,也将成为陈启伟接班之后的帮手。
陈启伟也想去当兵,可陈中原严厉阻止了,他太了解小儿子的性格了。
陈中原几乎可以断定,陈启伟去当兵的最好结局也就是,一个月之内被部队遣返回来。
陈中原在拉拢小门小户的同时,另一个重要的部署就是打压分化本村的陈家人。
陈中原作为外来人,与本村的陈家人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最初陈中原村长的宝座就是从他们手里抢来了,他们也一直没有放弃卷土重来的打算。
陈中原全力扳倒陈三喜让他失去电工的工作,就是对本村陈家人打压的重要一步。
因为陈三喜的大哥就是陈家楼的前任村长。
至于如何分化他们这让陈中原费了不少脑子。
经过反复的斟酌陈中原在向供电所推荐了陈林。
在陈中原眼里陈林是最佳的人选,他首先是在机械厂做过学徒,对于如何处理维修各种电路都很了解。
陈林当上电工其他的村民一时不会有什幺意见。
更重要的是陈林是陈三喜一个奶奶的叔兄弟,和陈三喜的关系一直不错,属于他们那个集团的中坚力量。
陈林当上电工本村的陈家人在情绪上,也能得到一些慰藉。
至少陈中原看上去给他们保留了一些面子。
可陈中原通过对陈林的观察,发现他的性格和陈三喜一样有很严重的缺陷。
陈中原对陈三喜那些人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弱点。
陈林这个人和陈三喜一样心胸狭隘,爱占小便宜花钱铺张。
而且性格暴躁,脾气一来六亲不认。
由于陈林平时花钱大手大脚,所以他家的日子一直不如陈三喜。
陈中原知道陈林当上电工之后,一定会在电费上做手脚。
电工看上去虽然不起眼,可实际上有不少油水可捞。
陈林家的日子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而陈三喜的生活也一定会走下坡路。
到那时就以陈三喜狭隘偏激的性格,一定会把怨气转嫁到陈林身上,与其发出冲突也是在所难免。
陈林绝对不是老实孩子,两个唯利是图的人,也就只能狗咬狗了。
这样一来分化本村陈家人的目的就达到了,而且还能继续制造他们与庄邻之间的矛盾。
陈中原就等着看好戏了。
﹡﹡﹡﹡﹡﹡﹡﹡﹡﹡﹡﹡﹡﹡﹡﹡﹡﹡﹡﹡﹡﹡﹡﹡﹡﹡﹡县里计生委的人要对全县各村的村长和查访员,进行一次全面的计划生育法的培训。
地点设在县政府的大礼堂为期五天,陈中原接到通知气的直骂娘。
以前这种培训也有过,可从来没有这幺长时间过去顶多也就三天。
不过陈中原马上又转怒为喜,直呼天赐良机。
邱玉芬打心眼里不想去,可陈中原说这次培训非常重要。
没办法只好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和陈中原一起到乡大院集合。
县里确实对这次培训很重视,考虑到交通不便还专门派了两辆大客车。
等各村的人员到齐后统一上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后终于来到县城。
陈中原本以为赵红旗也会跟着来,看到了乡大院才知道赵红旗去南方考察去了。
是从陈启祥那里知道的,赵红旗此次主要是作为县里几位主要领导的陪同人员。
自己的三儿媳孙丽霞也作为乡里唯一的代表,和赵红旗一起去了。
陈中原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他知道赵红旗又带着自己儿媳的屄去拍马屁去了。
赵红旗对邱玉芬一直贼心不死,几次三番想借机靠紧邱玉芬,都被陈中原应付过去了。
直到陈中原告诉他已经收了邱玉芬做干女儿,赵红旗才有所收敛。
来到县城的当天没有上课,主要是安排食宿地点领取学习资料。
来到县里指定的招待所,陈中原就很不满意。
又脏又乱而且还得四个人住一屋。
陈中原连一分钟都没有多呆,就领着邱玉芬来到县城最高档的宾馆开了两个单间。
邱玉芬也不喜欢县里指定的招待所,尤其那里房间的那股怪味让她受不了。
丝绸宾馆是丝绸公司下属的单位,是国营单位改制的产物比县委招待所还有高档,一般都是用来接待上面重要的领导,和外地来这里投资的大老板。
在本地除了那些有权有势的少数人在这里开房,一般人连大门都很少进。
宾馆位于县城的黄金地段,离百货大楼与电影院都很近。
邱玉芬进入宾馆真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她从没有住过这幺高档的地方,甚至连见都没见过。
这里连楼道里都铺了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
进入房间更是让邱玉芬大开眼界,里面是地毯比外面的更厚更柔软,让邱玉芬有一种随时要跌倒的感觉。
虽说是单间却有两间屋的面积。
洁白的天花板和欧式的吊灯,让邱玉芬仔细看了好久。
房间里还有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