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就是治病,怎能叫做来美国检查呢?再者,欧亨利博士曾提醒她们要在国内买好医疗保险,可她们压根儿就没把这当成回事儿(事实上,中国大陆当时并没有这种大病保险)!而美国的法律规定,病人一旦入院,尤其是儿童,不管其家属有无经济能力,医院必须实行人道主义救助。01bz.cc
否则就视为侵犯了人权。
为此,美国贫困线之下的穷人、单亲家庭,常常钻法律的空子。
儿童医院屡屡赔钱,欧亨利先生刚刚吃了院长的批评。
情急之下,她当即就掏出那仅剩的四百五十元钱,交给那翻译,让他替她先交了这笔费用。
看看在场的医生、助手都耸肩摇头,显然是笑她杯水车薪。
文景一急,说自己眼下没有任何东西可作抵押,她死后愿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这所医院,让他们作解剖之用。
……
经过翻译的调解,海纳很快就入了院,洗了澡并换上了带条儿的干净病服,立即进入了治疗程序。
但文景看得出欧亨利博士对她却一直没有消除成见,当翻译向他说文景愿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给儿童医院时,那博士正眼也没有瞥文景一下,嘴角边只掠过一丝儿嘲笑……
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过去后,满心是委屈和迷惘!文景活了将近半个世纪,自尊自贵,谁敢将不诚实和欺骗的字眼与她联系起来?想想欧亨利博士那一种不信任的表情,文景恨不能此刻就死去!
想想假若此刻在大洋彼岸的祖国,她正伸展疲倦的筋骨,酣睡在暖床上。
而今,从那头的白天飘到这头的白天,完全变成了漂泊无依的浮萍。
今夕将夜宿何处?到何方去讨一杯残羹?她眼前一片漆黑。
但窗帘内晃动的女主人却是头发金黄、鼻梁高耸的白种人。
一切都近在咫尺,一切都十分遥远。
你自己做的孽,就忍心让文景只身承当幺?这二年中,找寻慧慧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从慧慧爹和慧生那里得不到一丁点儿消息,文景天真地以为到了美国就会找到慧慧,想不到到了美国更是大海里捞针!她也象一只毫针掉到苦海里了。
一个高个子白人、两位黑人小伙子与她擦肩而过。
他们转回头来,嘴里叽里咕噜议论着什幺。
在他们看来,这个女子轻飘的身影似乎有点儿病态。
而她那略带阴郁和冷漠的漂亮脸盘又不能不引起他们的注意。
但文景对此却毫不理会。
树林环绕着一片宽阔的绿地。
绿地中有路障似的石林,横看是行,竖看是列,宛若士兵的方阵。
走近了看,文景才意识到这是美国人的墓地。
文景心内一惊,靠了一株叫不出名称的大树,身子一软就如冰山般瘫塌下来。
她这才明白,自己只想找一个能酣畅淋漓痛哭一场的地方……。
她惊奇地发现,她不是在墓碑林立的墓园里,与素不相识的幽灵共眠。
却是躺在一张柔软的弹簧床上,消解着积淀了千年的困乏。
举目四望,黑暗从眼前退去,屋顶上吊着的枝型烛灯,以橘黄的星星似的光源,发出幻象般的光晕。
她发飘的身子落在地毯上,犹如坠入云朵里一般。
这才发现自己的外衣已被退去,正身着仙姑霓裳羽衣般的寝服。
她扶着床栏飘到窗前,拉开橘黄的窗帘。
发觉屋外正是明暗交替的黄昏,昔红欲退,苍穹岑寂。
外边的景观更具亦仙亦幻的意境。
这是一方私家庭院,中置泳池,四周大理石围栏。
池中波光满影,院内芳香扑鼻。
东壁的爬藤衬着鲜黄的木栅,零落飘动的花瓣在晚风中摇曳。
西壁是昭示岁月的红枫,由于光的反射激发人超现实的梦幻。
院门亦是喇叭花的青藤绕成,叫凡夫俗人不敢涉足。
路径上的青白石片儿风霜雨渍、岁月留痕。
几多班驳,几多云踪……
客厅的陈设更让她诧异。
西式的壁炉、西式的挂毯虽在童话书中看过,如今亲历其境仍不免好奇。
更让人吃惊的是正面墙壁上的镀金十字架、耶稣蒙难图,栩栩如生。
文景怀着几分惊恐、几分肃敬,迎着那十字架走去。
下面的读经台上正放着展开的一部书,是华语圣经。
只见上面写道:《罗马书》“因信称义后所得的恩典:……我们更以患难为荣,知道患难产生忍耐,忍耐产生毅力,毅力产生盼望;盼望是不会令人蒙羞的。
因为,神藉着所赐给我们的圣灵,把他们的爱浇灌在我们的心里……”
紧接着进来年近花甲的一对夫妇。
男士西装革履、温文尔雅。
女士的目光安静而祥和,衣着简洁而得体。
他(她)们异口同声道:“感谢主!陆姐妹的脸色好多了!”
她这才记起墓地里所发生的一切。
当她哭晕了头又醒转过来时,就将吴长东给她带的一瓶晕车药全吞了下去。
她咬破自己的食指在衣襟上写道:愿将此身捐儿童医院。
“海纳自重”四个字还没来得及写完,她的大脑就不听使唤,一阵阵发木,倒栽了下去。
想到自己远渡重洋竟落得如此下场,文景不能自持。
一颗颗泪珠,象一滴滴熔化了的铅液,涌满了双眼,收不住滚落下来。
好了。
一切都过去了。
”那先生走上前来拍她的肩。
“我们刚从儿童医院回来,已经见到您可爱的女儿了。
一切都朝着我们希望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