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好险”,不敢再大意,凝神跟正色和尚斗了起来。
然,其威力却远不及金刚指和罗汉拳。
道理非常简单,如果是厉害的拳法,即使难练,也早已被广泛应用,如何生僻得了?既然生僻少人习练,那便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威力欠佳。
正色和尚把阿赖耶识功的十三招使完一遍后,仍然未能占到丝毫便宜。
待他再使第二遍时,玉箫师太竟已想出破解之法。
未几,正色和尚右侧大腿又已被师太玉箫扫中。
脚一点地,身子笔直地向后飞出。
围观众人愣神之间,他又已回到场中,手中却多了一根胳膊粗的桌腿。
身后远远传来杯盘稀里哗啦坠地之声。
正色和尚在江湖上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除了上次跟高岸谷的宝剑相斗之外,他一般不屑于使用兵器。
此番连吃玉箫师太两箫,不得已才又亮出兵刃。
正色和尚一声爆喝,又向玉箫师太扑来,使的自然便是他拿手的少林棍法。
因此,少林和尚行走江湖时也多用少林棍法。
玉箫师太自然见过这个套路,也研究过破解之法。
然正色和尚的棍法自非一般少林僧人可比,已到了棍进人进,棍退人退,人棍合一的境界。
他手中木棍的威力也奇大无比,每一棍无不有排山倒海之力,血肉之躯一旦沾上,只怕要被拦腰扫为两截。
数招之后,大理石地面已是坑坑洼洼。
虽然尚不能说玉箫师太处于下风,但其处境已是大窘,以游走巧避居多。
她娇喝一声“着”,玉箫已然粘住正色和尚手中的桌腿。
原来,这套玉箫剑法虽自剑法化来,却比普通长剑多了不少妙用。
江湖上人人皆知的“圣积晚钟”便是其一,以声音做介质,用内力实行远距离攻击。
还有一个不太为人知的妙用,便是利用玉箫中空的特点,将内力灌注于玉箫上,粘住对手的兵刃。
此时,玉箫师太便用了一个巧妙的“粘”字诀。
他连运了三次内力,竟然还是未能将桌腿与玉箫分开。
情急之中,正色和尚左手单手持桌腿,右脚跨前一步,右掌顺势拍出。
玉箫师太双脚一点,跃起空中,落下时已到了正色和尚的身后,仍是用玉箫紧紧粘住桌腿。
玉箫师太也是右掌拍出。
双掌相对,“嘭”的一声,二人各自向后飞出。
玉箫和桌腿竟像一条韧性极强的钢索,拉住两人不让其分开。
二人借着玉箫和桌腿的拉力再次扑向对方,又在空中对了第三掌。
待正色和尚挥掌来迎,师太早已撤掌回来,双手猛拽玉箫,意欲将正色和尚的桌腿夺去。
正色和尚的桌腿险些脱手,一惊之下,赶紧收回右掌来接应。
正当正色和尚双手猛拽桌腿之时,玉箫师太却突然撤回玉箫上的粘力,玉箫和桌腿陡然分开。
正色和尚抱着桌腿连退数步,一屁股摔倒在地。
玉箫师太也收起玉箫,打算就此坐下喝茶。
哪知正色和尚并不认输,屁股一沾地,随即跃起,又挥桌腿扑向玉箫师太。
玉箫师太倒没想到正色和尚如此难缠,不斗个你死我活决不罢休,还未落座赶紧再摆玉箫来战。
便在此时,正色和尚又露出一个破绽,玉箫师太迅疾用玉箫粘住桌腿。
哪知正色和尚不往回夺,反而催动真气,借势将桌腿向玉箫师太戳去。
玉箫师太大骇,急忙之中,运劲往外推送。
二人同时往前推送玉箫和桌腿,那便又斗上了内力。
正是正色和尚所期待的!
在师太眼中,正色和尚就是一个粗人。
在心机上绝不能跟精明的她相比。
但她错了。
常言道,张飞用计,粗中有细。
张飞都会用计,正色和尚为何不会?聪明人疏忽时也难免上粗人的当。
一比拼内力,玉箫师太不免有些心虚。
她心里明白,自己的内力原不及正色和尚。
比拼的结果,难免要输。
这可如何是好?好在正色和尚刚才猛挥桌腿消耗了不少功力,此时二人在内力比拼上堪堪打了个平手。
令狐狸精原本开开心心地看师父捉弄正色和尚,此时不由得站了起来,紧张得手心捏出汗来。
二人的道袍和袈裟早已被汗水浸透,头上热气袅袅。
大厅里看热闹的丐帮弟子也多了起来,足有近百人。
鲁猪脚见二人斗得凶险,唯恐哪方有失,赶紧差庄南强去请帮主华克之。
师太的脸色逐渐转为煞白,表情严肃而焦躁,身子已轻微后倾,有明显颤抖,看来败局已定。
俗和尚见状,满脸堆淫笑,源源不断地催动真力,步步紧逼。
少林众僧脸上也都挂上了笑容,悠闲自在地品茶闲聊。
令狐狸精悄悄往前挪动两步,手握剑柄站在师太身后,随时准备施以援手。
不过她也在想,师父上次借以护身的神功,这次应该还可以阻挡正色和尚的致命一击吧?
武林高手交锋,除非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或者稳操胜券的情形下,没人敢轻易跟对手比拼内力。
此刻场中情形已万分危急,只怕过不了一时三刻,师太便将命丧正色和尚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