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书可以让我对世界上另外两个女孩的成长如此大的共鸣,遥远的意大利那不勒斯,只在书本里见过的名字,竟然也跟从乡村成长的我的经历有那么多相似之处,莱农和莉拉,两个人性格人生截然不同,但是我分别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我的某些特质,就算国界人种并不相同,但是在这个父权体系的统治之下,女孩们一直在经历的苦难却丝毫都没有减少。
先说莱农,勤奋,踏实,上进,虽然没有那么耀眼的天才光芒,但却实实在在是那位站在阳光下并且一直向前走的人。莱农比莉拉幸运,虽然同样出身贫民区,但却有着支持她的父母亲能让她读书,通过考学来改变自身阶级。莱农一定是勇敢的,这份勇敢不输于莉拉,莱农具有世俗意义上的坚定,正是这份持续性的勇敢和坚定给了她正向反馈,从一个籍籍无名的贫民区女孩成长为出名的女作家。在莱农的童年时间,少女时期,青年时期,我看到了自己成长的影子,这份成长之苦,阶级提升之苦另我深深共鸣,因为我也是这样从小地方一点点腾挪出来的女孩呀。青年时期读大学的莱农那始终说不标准的那不勒斯口音,像一枚徽章,钉在墙上,沦为别人的笑柄,她只有一件旧的蓝色外套,没有钱配新的眼镜,甚至课本都是莉拉资助的。但我们的莱农就是这样,她总是有自己的办法靠自己的节奏往前走,沉稳,凝重,自觉,不知不觉就积累的好多,她,写作,出版书籍,这时候的莱农好像一颗刚成熟的桃子,她不知道自己多有魅力。连这弗朗科,彼得罗两个优质男孩也别她吸引。在许多方面莱农比莉拉是要幸运多了,因为她在逐渐散发光光芒的时候,身处的环境已经脱离了老城区那个落后,低级的,庸碌的阶级社区,她的光芒是会被器重的,保护的,是可以重塑自身的。“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这段话是莱农老年时期对自己的人生总结,低俗斗争是跟莉拉相比,然而普通人的一生要是能做成这场低俗斗争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在说莉拉,莉拉就像一个战士,她永远走在莱农前面,聪明,睿智,尖利,反叛,但却极度敏感,理想,自我,这也许就是天才的特征,如果不是这种高敏感体质,莉拉则不会这么有才华。童年时期在被父亲从楼上摔下来的那一刻,莉拉身上的某部分可能就已经死了,已经无法和莱农再走相同的路了,但这并没有影响莉拉的成长,她用了家里人所有人的名额成为了当地图书馆看书最多的人,莉拉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进步着。婚姻的选择h就是走错的第一步,她选择斯特凡诺,这也是掉入男权陷阱的第一步,她忍受着婚内暴力与强奸,文中提到消失的界限其实就是随着他们年纪的增长,父权制社会的角色扮演特质逐渐体现,大家都需要扮演着制度下的角色而不必在强调自我。资本家就是资本家,被奴役者仅凭自身的简单成长改变不了任何,在自己哥哥身上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麻木的庸众之中莉拉是独自清醒的那一个,这也是她痛苦的来源。莉拉终于无法忍受而打破这一切,她终于不在是斯特凡诺太太,也不是赛鲁罗家族的谁,莉拉依旧只是莉拉,她抛弃了一切社会角色。当然,她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一无所有后落入悲惨的工人阶级,手整天泡在水里洗猪肉,还好有恩佐在的日子是踏实的,进步的。莉拉的消失在于无法接受女儿的消失,这是平庸日子里的希望。在这无奈痛苦的世界之上希望已然破灭,那我就不要这世界了,不玩了,莉拉选择消失,就像童年那个越好一起去看海的午后,莉拉是最先提议的人,但却是消失的人,只有莱农到达了终点。
另外我想说说他们所出生的街区——我们就是庶民,庶民就是争抢食物和酒,就是为了上菜的先后次序、服务好坏而争吵,就是那面肮脏的地板服务员正在上面走来走去,就是那些越来越粗俗的祝酒词。庶民就是我的母亲,充斥着暴力,阶级,压迫。低俗而又无知的麻木庸众。庶民就是在恐惧和羞辱中瑟瑟苟活的我们。这不就是世界上每一个低俗农村和社区最真实的描写么?
无论如何,既然已经来到这世上一趟,那么我只是希望在名为“人生”的这局游戏里,可以尽力的做到真诚的面对自己,自洽,快乐,无悔,就可以了。
还记得我的第一台pd是在支付宝刷花呗买的,因为我想用它来画商业插画赚钱,看到班级里别的女生都有,有的是家里买的有的是男朋友买的,我是真的很羡慕呀。地址发布邮箱 ltxsbǎ@GMAIL.COM天知道我有多么想拥有,在拿到pd的第一天我就在网上试着接稿,不管什么样的多便宜的都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一定要在下个月花呗还款前把买pd这笔钱还进去。发布页Ltxsdz…℃〇M不然支付宝花呗就会产生利息,硬着头皮画下去,不断的接稿,有什么商业绘画技法不懂的就自己上网找教程,不断的逼迫自己,在这期间也遇到过很多骗稿的情况,我没空去想也看得去深究,骗了就骗了吧,下一次在注意辨别就是,一个月后,还花呗的时间到了我就顺利吧这笔钱还上了,万幸没有超期。
第一件事是21年7月我在杭州买了人生第一套房子一套自住公寓付了一半首付款30多万,目前贷款我也计划在1年内能还清,剩的不多了,买房子这事儿说来也巧,我只是看到了觉得可以,各方面符合需求而我当时也拿的起首付,就买了,整个过程可能花了不到20分钟吧,买完就去工作了,过了几个月交房,交房第一天我就搬进来了。看着房屋产权证切切实实地写着自己的名字单独所有,当时真的好开心,我把房产证拍下来发给最好的朋友,看了又看,我打了好几天地铺,因为家具还都没有进来,我就就这么平平的躺着地上,看着天花板,挺飘的,真的没想到,像我这样原本就一无所有的人也能在杭州这样的城市有只属于自己的小小资产。终于可以不用和乱七八糟的陌生人合租不用住爬满蟑螂的屋子了。但是我没有告诉我家里人,大半年后他们才知道我独自买房这件事,妈妈只说了一句“你干嘛要让自己那么辛苦,你在老家结婚,房子难道会没有嘛?“我不怪妈妈,但是我只是说”这是我自己的房子“。买这个房子对我来说虽然花了我当时的全部积蓄,但是对我来说人生还很长,这只是其中一个锚点而已,绝对不是可以就此松懈的终点,时间不断向前,钱这种东西就是人生积累的奖赏,千金散去还复来,总是还会再有的。那一年我26岁。
第二件事是这段失败的感情让我反思,开始接触到了女性主义的东西是女性主义不是女权,我深为所动,开始《厌女》《那不勒斯四部曲》这类型的书,开始了解上野千鹤子和波伏娃,了解李银河,原来一直困扰我很久的问题,用性别社会学似乎都可以解释的通了,21年整个一年我单身的特别彻底,完全没有恋爱,也没有心思恋爱。
22年5月份。在工作方面我还是在之前的那家公司,运气还算可以,公司发展不错,我的收入也逐渐水涨船高,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资源,跟着公司成长,我慢慢类似变成了类似产品经理这一角色,在工作上也逐渐会有一些话语权。因为同事们都是很好的人,我自己家没
看这些女性主义东西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到妈妈。越长大其实我越能理解她的不易,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句话说,你回过头看看原生家庭才知道自己走了有多远,我妈,没怎么读过书,没有自己独立赚钱过,她的头顶永远都只有家里的四方天地,我的世界她也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有一次打电话,妈妈说“我看着你去了那么多的地方,见过了那么多的人,我也挺羡慕你的”好像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从来都没有肯定过我,从那以后我的朋友圈就对她开放了,以前对家人亲戚这些我从来都是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