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直跟在嫣昭昭身边,也不是那蠢笨之人。她岂会不知娘娘的意思,东窗事发是死,和亲亦是死,嫣昭昭无论选哪一条路都有死的风险。可比起那整日淫乐的皇上,摄政王却更为可靠,起码他自己也并不会将此事给捅出去。
她作辑,朝嫣昭昭郑重行了一礼。“娘娘请放心,奴婢一定会守好这件事,保护好您。”
嫣昭昭轻笑,眼底多了几分暖意。“我自是相信你。”
吃过午膳后,嫣昭昭又回到内室寝殿补了会眠。再醒过来时,已是未时。碧落面带喜色匆匆行到她身旁,语气是掩盖不住的欣喜。“娘娘,天大的好消息!敌国已经退兵离开我朝了,您无需再去和亲了!”
虽已有预料,可真正闻见这个消息时还是忍不住扬起嘴角,松了一口气,一直悬在她脑袋上的利刃终于被撤走。“怎会如此快?”她以为敌军起码还得待上几日向皇帝要些什么条件或是金银珠宝才肯罢休。
“是摄政王!”碧落神色更亮,眸中还有对那个男人的些许崇拜之色。“奴婢听闻摄政王亲自去拜访了那领军队而来的将军,不知摄政王给他们许诺了什么。仅短短一刻钟,摄政王便带着人回到了皇宫,不久他们便退兵了!”
嫣昭昭知道谢辞衍极有手腕,可却未料想到竟厉害至此。敌国派来的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朝中上下也正因忌惮于那位将军才欲派摄政王杀敌,可却丝毫未曾料想,谢辞衍竟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甚至不用将她送予和亲,便击退了敌军。
如此人物,却要屈居于皇帝之下,实在屈辱。
“还不止呢,娘娘。”她微微倾身,在嫣昭昭耳旁道:“方才太后那儿也送来了些珍品给娘娘,还说上次所言之事让娘娘只当没听过。”
碧落喜上眉梢,“恭喜娘娘!”
嫣昭昭闻言自也高兴,终是由衷地笑开,呼出积压在心头已久的浊气。
同时,她亦觉庆幸。她明白自己能安然无事所靠不过谢辞衍,若不是因为他,今日这个时候,她或许已然踏上了赴死的路上,了却此生,死得不情不愿,终成一缕冤魂。
可她与他,终究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他是前朝摄政王,而她是后宫之主,若不是因为此事,她想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有任何交集。现下,一切危机已然解决,他们二人便只能回到各自的位置上,从此各不相干,即便在宫宴上匆匆一面,也只剩礼仪敬酒,再无其他。
她与谢辞衍一别昨晚,终成陌路。
可惜了。
(12)寺庙
几日后,太后身边的毓敏姑姑亲自来到凤仪宫,带来了太后欲携她一块到龙居寺住上数日祈福的口谕。
太后说此番逃此大难,实乃菩萨庇佑我朝,便决定带着嫣昭昭到长安香火最为鼎盛的龙居寺祈福诵经。这消息却不知怎的被后宫的嫔妃们知道了,纷纷求到了太后面前,请太后带着嫔妃们一块去。一些位份较低的的嫔妃见不着太后,便在皇上面前表露出一副为国祈福的虔诚之心,皇上大为高兴,果然请太后多带几位嫔妃一块去。
皇上沉迷于美色,丝毫没看出来这些嫔妃们只是拿祈福当作托词,实则她们是想借此机会多在太后面前露露脸,希望能成为太后看重的嫔妃,往后在宫中的地位也就有了一分保障。皇帝虽看不出来,可太后却是了然于心,她不想诵经时还多了群麻烦,便让皇帝也一起随行,这样那些个嫔妃心思也就会落回到皇帝身上。
即是太后开口,皇帝自也不好拒绝,便应承下来,在内侍监递来的随行名单上勾了几位他近来宠爱的嫔妃们,而后又因耐不住几位美人的软磨硬泡,又加上几人。原本简单不过的祈福到最后演变成浩浩荡荡出行,出宫的近侍、随从、宫女与太监竟一眼望不到尽头,出皇城的马车更是一辆接着一辆络绎不绝。
到了龙居寺,便由皇帝身边的内侍监分配厢房住所。太后自不必说,住持已然准备好了幽静清雅的厢房供太后一人居住,而皇帝则住在东边的院子里,那些一同来的嫔妃们全住到与皇帝相近的厢房中,唯独皇后嫣昭昭,因皇帝十分不待见她,便让内侍监将其打发到离他远一些的地方去住。
皇帝虽是如此说,可嫣昭昭毕竟是一国之母,住的地方自不能太差,但又有皇帝的嘱咐在前,便将她分配到距离东厢房甚远的西厢房。
25-04-17
嫣昭昭知道后,也并没有不悦的神色,似乎还对内侍监的安排十分满意,走时还命碧落给了他一袋赏钱。
皇帝不待见她,嫣昭昭亦然,连看他一眼都觉恶心,她巴不得离皇帝越远越好。
劳累一日,太后便让众人今夜早些休息,明日一早再随住持诵经祈福。
这一夜,嫣昭昭这儿早早便在西厢房灭烛安歇,东厢房却通屋皆燃起烛火,娇笑声不断,直至夜半。
翌日,天色尚朦亮之时。
嫣昭昭早已在前一日让碧落打听好寺中僧人们的作息,今日便早早地起来稍作些素净的打扮,连头上也仅仅插了几支银簪与一支皇后的凤钗,而后便带着碧落行至住持给他们摆早膳的内室。
她刚坐下不久,毓敏姑姑便搀着太后到了内室。看见嫣昭昭竟比她还早端坐在此吃着僧人们准备的早膳,暗自点点头,心中看她更是愈发顺眼,连凌厉的眸色也暖了几分。
“臣妾请母后安。”嫣昭昭上前福身请安。
太后抬手轻碰了碰她的手,“起来吧。”抬眸看见除她二人外并无其他人的内室,更凸显她的难得,只可惜却是个不得宠的。“你有心了。”
嫣昭昭瞬间了然太后所言何意,嫣然浅笑,尽显谦卑。“这是臣妾该做之事。”
太后更加满意,坐在她身旁用起了早膳。
在太后背过身后,嫣昭昭便瞬间敛起那点笑意。在太后眼中看来,她是个懂事的,可唯有她自己知晓,这是她在后宫中生存一点安身立命的手段而已,她若不是一直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地处事,这后宫早便容不下她。
吃过早膳,其余妃嫔仍旧没有出现,甚至连皇帝亦不见人影。太后心中有气,便让僧人把早膳全撤了,只留下皇帝那份。
直至住持做早课欲诵经之时,一众精心打扮过的嫔妃们才姗姗来迟,巧笑嫣然地向太后见礼。太后虽有微词,可在菩萨面前只得收敛,强压下心头那恼怒之意。
待人齐了之后,嫣昭昭抬眸看了眼周围,却见另一侧端坐在皇帝身旁的那抹人影竟是摄政王,谢辞衍。她微楞,谢辞衍怎么也在此处,她可没听说他也要一同来祈福。
她思绪微乱,正晃神之时,住持洪亮和善的嗓音忽而将她的思绪给拉了回来。端坐在最前头的空善大师与他们讲述了佛家的前世因果之说。嫣昭昭正听得入神,后头忽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大师讲经的声音正巧在此时停顿,让嫣昭昭清楚地闻见后头一名嫔妃说话的声音。
“这皇后当得也太落魄了些,竟打扮得如此素净,连一件像样的首饰头面都没有,真是可悲可叹啊。”那嫔妃语气中满是嘲讽之意,丝毫没有察觉住持的声音已然停下。
住持嗓音洪亮,有他讲经的声音作为掩盖,前面的人便听不真切后头的在说些什么,可不巧的是,住持已然停下,而跪在嫣昭昭身旁的太后也将那嫔妃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她侧过头看了眼那妃嫔,有些面生,应是最近才册封的新人。许是正值得宠之时,身上所穿所戴皆是十足十的名贵,似是恨不得把皇上赏赐的那些个东西全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