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
“……阿瑶……!”
桑若兰颤着手将她捞出池边,席地抱在怀中,取出随身内丹真气缓缓渡入她胸口。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愧意。
“我是不是……太狠了?”
她看着那苍白如纸的小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过了许久,她才低声喃喃,声音如刀划心:
“我选错你了吗?”
“你终究……还是没能破我的极限。”
她说完这句,缓缓抱紧了那昏迷的身躯,眼中浮现一种极少见的复杂——既是怜惜的悔意,也是教主对失败继承者的隐痛。
石室寒意未退,池水早已收尽,只留地砖残湿未干。
桑若兰抱着阿瑶,缓缓走回内室,一步一步如踩在碎冰上,心中五味杂陈。
阿瑶的身体极轻,轻得像一捧雪。
她将她安放在榻上,低头一看,只觉心口狠狠一紧。
阿瑶此刻面色惨白如纸,嘴唇几乎无色,长睫覆在眼下,像是雕刻的雪人偶。
她的手掌已不再冰冷,却也没有回暖;
胸口虽有微微起伏,但那一丝气息虚弱得几不可闻。
桑若兰坐在床边,看着她,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她从未如此慌乱过。
指尖轻轻抚过阿瑶的脸,竟带出一滴泪——她这才恍然——自己在哭。
她轻声低语,几乎带着自责:
“我太狠了……”
“就一柱香……都不该赌的。”
她俯身欲为阿瑶盖被,忽然听到榻上那苍白如纸的唇动了动,轻轻唤道:
“桑……妈妈……”
她全身一震,猛然抬头。
只见那双本应紧闭的眼睛,此刻竟微微睁开,眼神朦胧,却有光。
阿瑶的声音极轻,却听得极清:
“你怎么哭了……”
“是我……让你失望了吗?”
桑若兰怔在原地,片刻才低声吐出一句:
“你醒得……这么快?”
她伸手去探阿瑶的气脉——
下一刻,瞳孔一震。
她分明感到,那一缕缕虚弱得几近散灭的气机,此刻竟在缓慢地归位,如冰水回流,聚于丹田,重启周天。
——这不是靠外力复苏。
——这是自体真气,自发回转。
桑若兰望着她,眼底终于有了一丝压不住的喜悦。
但她还是强自压下,轻声说:
“傻孩子……这个对你来说,还是太狠了。别练了。”
“换一条路,我也能护你一生。”
榻上的阿瑶却只是轻轻摇头,露出一个几乎听不清的笑意:
“桑妈妈别哭。”
“是我不争气,让你担心了……”
她声音虚得几不可闻,却比寒池中那三炷香,更沉,更重。
那是一个十二岁女孩,用几乎碎掉的身体,在说——我还没放弃。
“好,桑妈妈。”阿瑶的声音还是极轻,带着微微的鼻音,却不像撒娇,像是用尽力气挤出来的一个答应。
“……不让我练,我就不练。”
她语气顺从得近乎乖巧,像是个怕惹娘亲生气的小姑娘。
可桑若兰却听得心头发紧。
她望着那双依旧无血色的小手缓缓握起,又松开——分明是连握力都还没恢复的虚弱动作,却带着一种压在骨子里的固执。
她知道,阿瑶不是真的答应了。
她只是怕她哭。
桑若兰垂眼,轻轻将被角拉上,盖过她瘦削的肩,逼回眼中的泪光:
“别练了,真的……别练了。”
“这功法太苦了,太狠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撑过去。”
“你不知道,我年少时发疯似的练功,每夜抱着冰剑睡觉、喉咙里全是血,挨过多少次差点死掉的夜……我知道那是什么滋味。”
她声音渐低,像是回忆翻涌,也像是有些词不敢讲得太清楚:
“我那些师妹……很多人,天资不够,骨不够,命也不够。她们试了,撑不过一炷香,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你已经撑了四柱香了。”
“阿瑶,你别再练了,别再练出病来。”
说到最后,她声音低得几不可闻,语气中那一丝不属于教主的柔软,已化作几分恳求。
她这一生都太强,太孤。
对门下弟子严,对仇敌狠,对自己更无情。
但就是这一点仅剩的温情,她偏偏给了这个小女孩。
她伸出手,想抚一抚阿瑶的额头,却在半空中停住了,指尖颤了颤,又轻轻收了回来。
而榻上的阿瑶,仍旧闭着眼睛,只是嘴角似有似无地弯了一下。
那不是讽刺,也不是笑,只是一种认了命的温顺。
可若有人听得更仔细些,就会发现——
她答应得很轻,却没有说“我不想练”。
她只是说:
“不让我练,我就不练。”
桑若兰刚走,房门还未关稳,榻上的少女便轻轻起身。
阿瑶披上外袍,双脚落地,一步步走到梳妆台前,看着铜镜中自己的脸——
肤白,唇红,眉眼已然生得极好;再往下,是少女将成的饱满的身段,早已不输绣春楼里的任何一位头牌。
她知道,自己已经十二岁了。
在这个地方,十二岁意味着“可以上牌了”。
这些年,虽然桑姨护着她,芙蓉老板娘表面也从未催促过,但阿瑶不是傻子。
点卯时,那几句挂在嘴边的寒话,她听得清清楚楚:
“我们绣春楼不养闲人。”
“不干活的,挣不到钱的,都滚出去。”
明面上是在说“底下的奴儿”,但整座楼里,谁不心知肚明?
她阿瑶,一直都在那句话的影子下活着。
所以她从不辩,从不躲。
无论是哪一位头牌唤她去打水、擦地、洗床单、熬药汤,只要有人喊,她从不推辞。
她知道,有些人故意为难她,有些人只是试她底。
她就一笑。
不吭声,把脏活、累活、最不堪的活,一件件做完了。
渐渐的,连林姐都说:“这姑娘……倒是真能吃苦。”
也正因如此,她练出一把子结实的力气,肩膀窄却稳,腰板细却硬,提水挑煤都不皱眉。
可她心里却比谁都清楚:
她不想欠谁的。
哪怕将来真能靠着桑姨走出这绣春楼,她也要堂堂正正走,不带一句闲言。
不靠美貌,不靠宠爱。
靠的,是自己的骨头,硬得下腰,也撑得起人看低的眼神。
这夜,后院寂静无声。
阿瑶刚洗好木盆,手中端着热水,一路走回自己的小屋,月光下她的影子细细地拖在石板上,脚步轻得像不敢惊动谁。
今日她为各位头牌姐姐打了一天水、洗了一盆衣、还擦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