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的男
,不容置疑。
她坐进书桌前,看着那一套被安排得井然有序的课程资料——
数学、国语、自然、社会、英文,还有他为她排得密密麻麻的课表。
一切都像他一样,井然、压迫、
准到让
无从逃避。
她嘴角微微抽了一下,但也没有别的选择。
他让她学到六点,她就只能学到六点。
另一边,沈柏川没有进书房。
他坐在客厅,翻着一份公司寄来的合约。几页过后,他便将文件收起,起身朝二楼走去。
十九楼,是他这个复层住家的上层,大多是私
空间。他进了那间设计简约的小型健身房,换了衣服,开始运动——跑步机、杠铃、有氧拉伸,流程分秒不差。
期间,有
将早上她挑的衣服送了过来。
他下楼,打开门,简单点
收下,让
把衣物
给他本
。接过后,他亲自将那几袋衣物放进她的房间衣柜里,折好归位,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接着,他回到自己房间洗了个澡,换上家居服。
等他看了眼时间——17:12。
他走进厨房,将袖子卷起。
冰箱里的食材早就准备好——鲑鱼、小黄瓜、杏鲍菇和
蛋。
今天没有专
送餐,他亲自动手,动作利落而无声。
不是因为她需要,是因为他说过“六点吃饭”,那么她就该在六点准时吃到饭。
这不是体贴,不是温
,也不是妥协。
这是他一贯的准确与掌控。
她的生活既然
给了他,就得照他制定的规则走──包括什么时间该吃,该吃什么,怎么吃。
不为讨好,只为服从。
**
六点整,林俞晴从书房出来。
她其实早就注意到时间了,不是因为乖,而是因为她已经学得有点累了——眼睛酸、肩膀也紧,她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刚刚是不是盯着一张数学题发呆超过十分钟。
所以当时钟指到17:59时,她像等下课的小学生一样盯着那个钟,六点整准时,起身走出书房。
客厅安静,餐桌上已经摆好两
份的晚餐,碗盘整齐,摆放角度都像有
特地量过一样。她愣了一下——这跟早上他亲手做早餐的感觉不一样。更
细、更……像生活。
他已经坐在位子上,正在用手机处理公事。没抬
,只道:“坐。”
她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下,椅脚压过地毯时发出极轻的声音。
桌上的食物不多,但看得出来每一道都是他挑过的——清炒杏鲍菇、小黄瓜炒蛋,还有一块煎得恰到好处的鲑鱼排。全是她可以接受的东西。
她小声说了句:“谢谢……”
他这才抬眼看了她一眼,淡声说:“吃。”
她低
吃了起来,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
她低着
吃饭,却忍不住又看了他一眼。
沈柏川忽然开
:“明天周
,我会看这周的学习总结。以后每周
都做一次总结。”
“……哦,好。”她赶紧收回目光,应得很轻。
饭快吃完的时候,她想说自己来收拾,刚放下筷子,他却起身淡声道:“去洗澡。”
“那……碗我来——”
“我来,你先去。”
语气平淡,但她知道这就是不容拒绝的“安排”。
她只好乖乖点
:“……喔。”
洗完澡出来时,果然——他又坐在她房间那张沙发上了。那种“他总会出现”的模式,她好像也开始慢慢习惯了。
这样的生活像上了发条,有固定时间点该做什么,固定流程该完成什么,就连
绪也被他这种“规则”消磨得越来越平静。
沈柏川手上已经准备好了药膏。她也习惯的走过去趴下,他动作熟练地拉起她的睡裤,检查了伤势。
红肿几乎退去,只剩几道比较
的瘀痕转为青绿色,还没完全褪掉。他没说什么,只是涂药,动作一如既往的仔细却不温柔。
她没再挣扎,也没再出声,反而是安静地伏着,默默感受药膏的冰凉感覆盖在伤上。
擦完后,他淡淡开
:“一样,十一点前睡。明天早上六点起来。”
“……知道了。”
她轻声回答,看着他起身、理了理袖
,走出房间的背影。
门关上,发出一声轻响。
她静静地坐着,房间一时间变得安静得有些过
。
——以前没
管她几点睡,更没
在乎她几点醒。
她总是浑浑噩噩地过
子,哪天睁眼、哪天饿死,好像都无所谓。
但现在,一切都有了节奏,有
告诉她“明天六点起来”,有
会出现在餐桌前,有
说“去洗澡”,说“你该学习”。
那些话不温柔,甚至冷得像命令,但她却逐渐在其中找到了一种……安定。
那些严格、冷淡、让
喘不过气的纪律,在她不知不觉间,变成了某种依靠。
象是
生第一次,有
盯着她的未来,不是为了控制她的路,而是
她走得稳。
林俞晴轻轻呼出一
气,慢慢躺回床上,拉过被子盖住身体。
她第一次发现,原来习惯一个地方、一种生活,不需要太多理由,只要有个
一直站在
那里,不推开你,不遗弃你——就足够了。
她把脸埋进枕
,闭上眼。
今天没有惩罚。
没有责骂。
他还帮她上药。
她心跳得有点快,却又前所未有的安静。
这是她
生里,第一次对“明天”这件事,没有那么害怕了。
第44章 一成不变
子,意外地平静。
每天清晨六点准时被手机闹钟叫醒,林俞晴从最初的不
不愿,到后来几乎是身体自动做出反应,洗漱、早餐、进书房、学习,午餐、继续学习、晚餐、洗澡,再来──就是她自己的时间了。
这段时间,沈柏川没有动过她一根指
。
因为她没犯错。
所以也没有“算帐”这回事。她把每天该做的任务完成得
净净──甚至在该记笔记的地方会自动画线标重点。
沈柏川从未赞美,但她知道他看得见。
他有时整天都在,有时只在上午出现,有时甚至到晚上才回来,但有一件事从来没变:
她洗完澡出来时,他一定会在那里。
那张沙发,象是某种审核席。
无论她今天学得如何、表现如何,他总坐在那里,等着她走出浴室。
检查、问话,然后,离开。安静到仿佛他只是个执行监控任务的机械。
她也开始看出一些固定模式:
一到五,三餐准时送到,送餐的
一声不响放下就走;六
则是沈柏川自己动手做饭──简单、营养。更奇妙的是,六
也是沈柏川会主动收拾碗盘的
子,仿佛这是他对“假
”的唯一定义。
打扫的阿姨每隔三天会准时出现,进门就戴上手套,清洁时不发一语,静悄悄地做着事。她不打扰、不问话,像一阵风经过,
净利落。
林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