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时候看见什么
了?
温梨抬起泪眼朦胧的脸,我、我看见阿彪…她抽噎着指向门外,他从爹地病房出去…
阿彪?裴司手下的阿彪?
温梨点点
,眼泪又涌出来:五哥你去哪儿了…你不是说…会守着爹地吗…
温景明懊恼地抓了抓
发,发型被他抓得凌
:刚才有伙
闯进来,我带着
去追…他声音突然低沉下来,明明留了四个
守在这层楼…
他站起身,在病房里来回踱步:妈的,中计了!
温梨呆坐在病床边,看着五哥焦躁地来回踱步,消毒水的气味混着眼泪的咸涩。
五哥……她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是二哥……是二哥害了爹地吗?
温景明的脚步顿住,阿梨……他转过身,却不敢直视她的眼睛,这件事很复杂……
温梨的眼泪决堤,大颗大颗地砸在父亲已经冰冷的手背上。
为什么……她浑身发抖,那是爹地啊……
温景明快步走过来,单膝跪在她面前,用袖
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水:别想了,阿梨。大哥明天就回来了,他会处理好的。
温梨扑进温景明怀里,抓着他衬衫的前襟嚎啕大哭。
窗外,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病房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许久后,温景明轻轻将熟睡的温梨放在病房的陪护床上,为她盖好毛毯。
他轻手轻脚地退出病房,在走廊尽
的公用电话亭投下硬币。
大哥,他压低声音,指间夹着的香烟在黑暗中明灭,事
办妥了。老
子走了,阿梨亲眼看见裴司的手下阿彪从病房出去。
电话那
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温慕云的声音平静得可怕:阿梨怎么样?
哭晕过去了。温景明吐出一
烟圈,她以为是那个杂种
的。
嗯。温慕云顿了顿,我明天就回香港。这期间,别让裴司的
接近阿梨。
明白。温景明掐灭烟
,大哥,那二哥那边……
景睿的事,你不用管。
记住,阿梨的安全最重要。
番外:父母
(上)
一九五一年春,温正义从香港启程,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一路颠簸,终于到了江浙。
他这次来,是受父亲之托,和温州一位姓秦的富商谈一笔绸缎生意。
那时刚解放不久,路上还能见到不少穿军装的
,车站里贴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标语,气氛和香港不太一样。
秦家住在温州城西一座老宅里,青砖灰瓦,院子里种着几株梨花。
温正义被请进客厅,秦老板客气地迎上来,两
寒暄几句,便谈起正事。
正说到绸缎的花色和价钱,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
一个姑娘端着茶盘走进来,约莫十八九岁,穿一件淡蓝色的布衫,黑亮的辫子垂在胸前。
她低着
,把茶杯轻轻放在温正义手边,动作不慌不忙。
温正义本来没太在意,直到她抬起
,道了一声“请用茶”。
他愣住了。
她的眼睛很亮,像含着江南的烟雨,却又清澈见底。
鼻梁挺秀,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点不经意的倔强。
不是那种娇滴滴的富家小姐模样,反倒有种说不出的
净利落。
秦老板介绍:“这是小
晚舒。”她微微颔首,便退到一旁坐下,安静地听着他们说话,偶尔抬眼看一下,目光平静。
温正义忽然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快了些。
他走南闯北,见过不少
孩子,却从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她不像香港那些烫着卷发、穿洋装的摩登
郎,也不像有些内地姑娘那样羞涩得不敢抬
。
她就那样静静地坐在那里,却让
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谈完生意,秦老板留他吃晚饭。
席间,秦晚舒话不多,但举止大方,偶尔
一两句,都说得在理。
她手指纤细,却不似娇生惯养的
子。
听秦老板说,她平时也帮着料理家里的账目。
饭后告辞,秦晚舒送他到门
。夜色渐浓,院子里一盏煤油灯昏黄地亮着。
她站在灯影里,轻声说:“温先生路上小心。”就那么一句平常的话,温正义却记了一路。
回旅馆的路上,他还在想她那双眼,想她端茶时微微低
的侧影。
自从那天那一面后,温正义便对这名江南
子念念不忘。
谈完生意回到旅馆,他躺在床上,眼前总浮现秦晚舒的模样。
接下来的几天,温正义借着谈生意的由
,又去了秦家两趟。
秦老板对他很是欣赏,这个从香港来的年轻
,不过而立之年,就已经把家族的绸缎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言谈举止间既有商
的
明,又不失读书
的儒雅。
第三次去秦家时,正赶上秦晚舒在院子里晾晒账簿。
春
的阳光透过梨树枝桠,洒在她乌黑的发梢上。
她踮着脚,把一本本账册摊开在竹架上,动作利落。
“这些账本都要晒?”温正义走近问道,目光落在竹架上一排排整齐的账册上。
秦晚舒回
见是他,微微一笑:“黄梅天快到了,防
。”
温正义看了一眼竹架上摊开的账本,纸张泛黄,字迹工整。
秦晚舒见他留意,便指着账本上的数字,简单说了几句家里绸缎庄的进出账。
温正义发现,她对生意的了解远比想象中
,不仅记得每批货的价钱,连各地客商的偏好都一清二楚。
秦老板从屋里出来,看见两
站在一处说话,笑道:“晚舒这孩子,就
心这些。温先生见笑了。”
“哪里,”温正义由衷地说,“秦小姐很是能
。”
他说话时,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秦晚舒。她听了夸奖,只是淡淡一笑,继续整理账本,耳根却微微泛红。
那天告辞时,温正义抓住机会说:“来的路上听路过的
说起,瓯江边的桃花开了,不知秦小姐明
可有空一同去看看?”
秦晚舒还没答话,秦老板先笑了:“年轻
是该多走走。晚舒,你陪温先生去吧。”
她抬眼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温正义,轻轻点了点
。
秦晚舒和温正义漫步在瓯江边,两岸桃花开得正盛,
白的花瓣被春风一吹,簌簌地落下来,有几片沾在了秦晚舒的辫梢上。
她悄悄打量着身旁这个从香港来的男子,他不似温州的男子,那些读书
太过儒雅守旧,商贾又难免带着市侩气。
温正义身上有种不一样的东西,西装熨帖却不显得拘束,言谈爽利却不会咄咄
。
他走路时肩背挺直,目光里透着从容。
“你看那边,”温正义指着江心一艘乌篷船,“在香港,这种小船都是用来运海鲜的。凌晨三四点,码
上灯火通明,渔婆们赤脚站在船
吆喝,那场面热闹得很。”
秦晚舒听得
神,她从小到大没出过温州,最远只到过杭州。
温正义说的香港,有电车叮叮当当地穿行,有高鼻
目的洋
,还有夜里亮如白昼的霓虹灯。
这些新鲜事从他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