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辣文肉文 > 中国古代的简牍与石刻 > 中国古代的简牍与石刻

中国古代的简牍与石刻(3 / 5)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超级猛鬼分身 伤逝 中国性研究 都是美女惹的祸 都市百美录 医道官途 开国功贼 天下有敌 漂泊红颜 极天猎艳行

书,这个在西北居延、敦煌等地出土的这些简牍中是非常多的。整理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行政、司法、规章是非常严格、十分完备的。通过它我们能够了解古代中国的法统,了解古代的行政制度。而且能够看到中国的这个法律体制对于古代东方的法律和世界的法律的影响。学术界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能够持续这么长,我们通过这些行政文书也可以看出来,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它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而且有很大的合理性,所以这可能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也是一个起一定作用的原因。所以直到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主义学者们还很推崇中国的这个行政管理制度,比如法国的伏尔泰,他曾经把中国的这个行政当成一种典范。

在发现简牍以前,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这方面没有很多的材料,只能够在石刻里见到有限的几种。简牍出现以后,人们就能够从各个方面,非常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的这个行政管理、法律规章。这里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这是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王杖十简,这是1959年在甘肃省武威县的附近,有一个叫磨嘴子的地方,这里清理了一个汉代的土洞墓,在墓里边发现了一个鸠杖,鸠杖上面呢,缠着10枚木简,这就是很有名的,我们叫它王杖十简。这个木简上它就抄写了西汉时候,汉宣帝、汉成帝他关于优待老人专门下的诏书,还有给老人授以王杖的文书。另外附了几个案例,这些案例呢,都是记载怎么处罚犯不敬罪的罪犯的。1982年的9月,在甘肃省武威县有一个农民,他捐献了一批简牍,这些内容呢和王杖十简上记载的内容基本相似。上面记载了5份诏书,记载的内容也是有关于尊老、抚恤鳏寡、孤独、照顾残疾人,还有授以老人王杖的。所以这是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社会,拿现在的话说,属于一种社会福利保障的这样的法律制度。在这个简册的后面还写着“右王杖诏书令”几个字,表示这一套是完整的关于王杖的法律文书。那么通过这些材料的识读,我们就能够了解汉代的时候,这个官方文件它处理的程序。怎么样从地方报到中央,中央怎么审批,审批以后怎么下发。更重要的呢,是我们通过它可以了解汉代有关尊老养老的这方面的法律制度。在这个诏书里边,记载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要授以王杖,从出土的这个实物来看,王杖是一个端上刻一个鸠鸟的这样一个手杖,它又叫做鸠杖。为什么给老人授这样的手杖呢,按照《汉志》上的记载,古人说这个鸠鸟吃东西,它不会被噎着,所以给老人送这样的杖,是表示对老人的一种祝愿,祝愿老人健康。另外一种说法呢,说是项羽和刘邦打仗的时候,刘邦打败了逃走,藏在树林里。项羽追他的时候,听到树林里有鸠鸟叫,所以就以为不会藏人,这样让刘邦逃了一命。所以刘邦就认为鸠鸟是一种幸运鸟,这样刻在手杖上来赠送老人。但是具体哪一种说法可靠,我们到现在没法确定,只能够做个参考吧。我们在汉代的画像石里边,也可以看到手持这种鸠杖的老人形像,所以可以反映出来,在汉代这种尊老敬老的传统,这种尊老敬老的法律制度,是严格地执行的。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到现在我们说,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那是有很深的历史根源的。现在我们知道的,出土简牍里边数量最大的一批呢,是在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国简牍,这也是一批古代的官方文件。它是1996年7月到11月,由湖南省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在这儿做抢救发掘的时候,从一个叫编号为J22的这个古井里边发现的。根据他们的统计,这批简牍现在一共有136729枚,那么总字数可能达到150万以上,为什么当时能在这批古井中间,我们发现简牍呢,人们推测可能是当时的人,用早已经废弃的仓井来放这些用过的官方简牍文件。也就类似一个档案库,这批简牍主要是吴国长沙郡等地的官府档案,这里边我们看到一些很罕见的大型的木简,长度达到54.3厘米。这里边的内容呢,有券书,券书呢那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合同契约。比如说,当时租田地用的券书,官府之间各个机关调拨钱粮、器物用的交接券书,还有官府文书和司法文书,有户籍登记簿,还有名刺、账簿等,很多这个具体的文书材料。这些呢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活动,对于行政管理体制认识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从当时缴纳租税的文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一亩田的租米呢,要高达一斛二斗。按照对于古代度量衡的这个研究,晋代时期的这个实物测量,当时一斗相当于现在的2500毫升左右,那么这个一斛二斗呢,就是要折合现在的公升有将近30升,所以可见当时农民的租税的负担是非常沉重的。

简牍的考古发现,我们可以说是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刚进入本世纪,我们就从报纸上看到,又有一批很重要的秦代简牍的发现。这是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自治州的龙山县有一个里耶古城,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秦代的官方文书。这些材料呢,现在正在整理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中国古代简牍的发现和研究,今后还会越来越多,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的一个工作。

上边我们说的是中国古代的简牍,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了一下主要的一些发现。下边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石刻,如果说简牍具有中国的特色,那么石刻呢,它是全世界都普遍使用过的一种文字载体。我们先不来考虑在几万年以前,人们在石头上画那个岩画,这样的一种信息表达工具,不考虑这个图画石刻。我们就看文字石刻,那么古代埃及,在大约5000年以前,已经有了这种文字石刻,相对来说中国的文字石刻出现的时间就比较晚。我们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大规模地使用文字石刻,基本上是在汉代以后的事情,但是后来居上,中国的石刻不但数量多,而且它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的载体。有文字的石刻。大多数呢,都是有固定的外形和用途的。比如大家常见的碑,碑呢我们可以看到,它下面有一个龟形的这样的底座,有时候这个底座呢是长方形的,底座上面有碑身,碑身上面有刻着螭龙花纹的碑首,这样形成一个我们常见的碑的这个外形。另外还有墓志,它大多数是覆斗形的,专门埋在墓里,来记录死者的生平事迹。有和佛教、道教的这个造像刻在一起的造像题记。另外还有摩崖,有人们在山石上留下的题名。有汉代的画像石,以及后来佛教使用的舍利石函、经幢,刻在各种建筑材料上的文字,这样有很多类型的石刻材料。

石刻和简牍不一样,简牍是实用的材料,石刻它的实用性就相对少一些。因为我们谁也不可能背着一大块石头文书到处跑。所以很多石刻都是具有纪念性的,或者是为了永久保存才制作的,有很多种石刻,本来它就是立在地面上的,比如像碑、摩崖、石窟题记。这里边很多都能够流传到现在,我们下边看一下,这个是近代的墓表的拓本,这是埋葬在墓葬里的,这是北魏的佛教的造像的拓本。上边是图画,刻了一个佛像。还有有关的类似供养人礼佛图啊,或者帝后这样的图像,这里是供养人的出行图。下边是刻写的这个造像题记的文字,这是唐代的《开成石经》,我们看到,它是用石碑形状来刻写儒家的经典的。这批石经现在很完好地保存在西安的碑林博物馆里,这是汉代的画像石,这是隋代的一件墓志,它的外形,我们画的线图。

下边我们具体来介绍,等一会儿介绍这个墓志的内容,这些石刻里边有很多很珍贵的文化遗产,比如历代名人书写的碑石,我们现在大家学写大字用的字帖,都是这些碑石上来的,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又像北京房山云居寺这个石经呢,是佛教的大藏经,这是世界上最完整的石刻的大藏佛经。应该在这个世界的佛学界享有盛名。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大家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春闺帐里人 奴性之性奴隶太后和公主 卧底宠妃 关于我带着脑内恋爱选项系统… 逆转贞操观 无敌幸运星 弱点被发现的我,被下属疯狂强暴 欲媳 我的泡妞经历 拉斯维加斯白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