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辣文肉文 > 中国古代的简牍与石刻 > 中国古代的简牍与石刻

中国古代的简牍与石刻(4 / 5)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超级猛鬼分身 伤逝 中国性研究 都是美女惹的祸 都市百美录 医道官途 开国功贼 天下有敌 漂泊红颜 极天猎艳行

很熟悉的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样的古代石窟造像和里边的石窟造像题记,它都是非常珍贵的文化宝藏。所以说石刻呀,可以说是数以万计,里边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料。这些文字材料呢,是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的证据,特别是在考古发掘中,大量出土的一些古代石刻,这是特别引人注意的。因为这些古代石刻呢,大多数都是我们前所未见的宝贵资料,在考古发现中出土的石刻,主要有墓葬里边出土的历代墓志,有建筑墓葬用的画像石,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汉代画像石,有塔基里边埋设的舍利函。这些呢都是在考古发现中,新出土的石刻文字材料。

比如说,我们拿比较多的墓志来说,它在最近50年里边,已经公布的墓志材料有将近2000件,如果把历代被盗掘的这些墓志也算上的话,就能够达到七八千件的数量。那么七八千件墓志上边记载的文字史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一般的墓志它上边刻的文字,从300字到1000字、2000字不等。我们取一个中间数,就拿800字一件来算的话,那么七八千件墓志,就记录了有600万左右的这个古代文字资料,600多万字。我们比较一下古代文献,一部《史记》加上后来历代人所做的注解,不过才200多万字。所以我们可见石刻这些材料,是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化宝藏。那么考古发现的古代石刻,学本身的研究,比如在一个墓葬里边发现了有纪年的石刻,我们就能够通过它来确定这个墓葬的时代。帮助我们呢,对出土的器物墓葬进行分析研究。另外它所记载的史料还可以帮助像历史学、文字学、宗教学等各方面的社会科学研究。而且不仅仅是文字记载重要,石刻的外形和图案纹饰,它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研究古代社会上,它的作用呢是无法替代的。这里边我们举一个,通过墓志外形去了解古代思想史的例子。就是我们现在看到这个线图,中国古代的墓志大致都是这种形状。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使用墓志,可是中国的墓志和它们都不一样。第一,中国的墓志都是埋在墓里的。第二,从南北朝以来,大多数的墓志都是做成这种盝形的,像一个翻过来的斗。为什么中国的墓志要做成这么特殊呢,我们可以说,它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古代人的宇宙观念。现在针对这个高科技社会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比如像环境恶化,像这个人口膨胀,自然条件退化这些情况呢,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学者,就开始注意我们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实际上和中国古代人的宇宙观念是分不开的。中国古代对于宇宙自然的认识,有一种比较典型的代表说,就是“盖天说”,“盖天说”是把“地”看成一个方形的平面。把“天”看成一个圆球形的盖子,天圆的盖子覆盖在那个“地”,这个方的平面上。然后人们呢,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他就把自己的日常的生活活动,日常的这个房屋建筑、宫殿建筑,甚至墓葬建筑,都和这个宇宙概念联合起来。《老子》里边曾经讲过,“人法地,地法天”。那就是说,人效仿大地,大地是以天为模范。也就说人效法天地,这种思想它是在先秦的时期已经形成,在汉代得到广泛普及的一种社会观念。这种模仿天地的意识呢,它一直渗透到古代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中来。比如陕西西安,附近有这个汉代的阳陵,在阳陵发掘里边人们发现出的一个叫做罗经石的这么一个建筑遗址,它四周是回廊,在它的中心埋设了一块大石头,上面是圆的,下边是方的。有人解释它可能就是表现了这么一种“天圆地方”的宇宙概念模式,实际上在古代人的思想里边,他认为人死了以后是到地下的另一个世界去。那个世界和人在生的时候,活的这个世界没什么区别,大同小异,只不过不是在地面上,所以他修这样墓葬的时候呢,他也要模仿人生在世时候那个宇宙环境,模仿这个社会来给他造一个缩小了的象征性的地下宇宙。由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限制,盖这种圆形的穹,它要求的材料和技术比较高的,所以人们就用我们看到的这种覆斗形的这样的来代替穹。所以我们看到从西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墓葬建筑里边采用那种覆斗形墓室的或者说是穹窿的是非常多见,有一些这样的墓葬?里边有壁画,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它的这个墓上,画的是代表四方的四神,这四神是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有些墓葬的上,还画有一些星象图画,有星空。那很明显就表现了这个小小的墓室,上面是天空,下边是大地,体现了阴阳五行概念的这样一个宇宙模型,这种概念。我们在汉代的画像石墓里边也可以看到,画像石墓里边,都是用各种各样的刻着图画的石头,砌成墓室的。那么我们分析这个汉代人,建筑画像石墓时候的那个整个的图像分布,大家又可以看到,人们当时是有意识地把这个墓室布置成一个完整的宇宙模型,它的上都是表现天空,刻一些星象图,像我们刚才看到的那张汉代画像石图,实际上就是一个星象,表现一些星图。还有刻四神,一些天神、仙人这样的图画,都放在屋,在墓室的四壁就来表示地面上的人间,所以在这里看到一些宴饮图,车马出行图,表示历史故事的图画,还有表现人们的生产生活劳动的这样的图画,像这样的表现古代宇宙模型的材料,我们还在古代的墓葬中发现有式,也叫它式盘,式盘是古代一种很重要的占卜工具,它实际上也是古代人的一种宇宙模型的体现。

比如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里,出土了一件西汉初年的漆木式盘,这个式盘有上下两个盘,上盘是圆形的,象征“天”;下盘是方形的,象征“地”。在它的周围呢,刻上干支12个月和28宿这样的名称,地盘上同样是刻天干地支和28宿来表现4个方向。那么针对我们刚才说的这些宇宙模型,我们再来看这个墓志,就是这里介绍的隋代马樨墓志,它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看到,在它的墓志的面刻了8卦,在它的4个斜坡上,我们叫它斜杀,四个斜面上。在四杀上刻了天干地支。类似这样的布局,类似这样的刻画,我们正好在式盘上可以见到,有两个现存的例子,一个是在1925年,在朝鲜的乐浪遗址,有一个王盱墓里出土了一个漆木式,它上边画的八卦和天干地支的这个排布方法,正好和这个墓志上的排布方法一致,同样还有一个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六朝的晚期铜式,这都是从它的安排布局,绘画上都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们说墓志,这样的覆斗形的墓志,做成那种形状,它可以说是一个缩小了的一个墓室,也可以说是一个放大了的式,它们的概念都是一样的,是表达古代的宇宙模型,表达古代的天地这个宇宙观念,所以在中国古代,这种墓志外形长期使用,可以表现这种概念,长期地占据着中国古代人们的思想。这也是中国古代的宇宙观,长期停滞不前的一个具体体现吧。

这是我们从石刻的形制上探讨古代文明,而从石刻的文字内容中,我们能够说明更多的问题,比如著名的汉魏石经,汉魏石经是指东汉汉灵帝的时候刻成的熹平石经和曹魏的时候刻制的正始石经,我们现在看到的图,是曹魏时刻的三体石经的残石,这两种石经先后都树立在,当时首都洛阳的太学里边,关于它们的文献记载呢,就不是很确切了。一般认为汉代的石经有46座碑石,刻了7种儒家的经书。曹魏的石经有25座碑石,刻写了2种经书。但是这些碑已经完全被破坏了,到了唐代,就只能够见到一些残石了,所以人们对它的认识是很模糊的。近代以来,在河南偃师汉魏故城南郊的太学遗址,就开始陆续出土这些石经的残片。1922年,在这里曾经发现一块最大的汉魏石经的残石,这块石头上面呢,保存了1800多个字,以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这里又进行过考古发掘,曾经出土过661块打成碎块的汉魏石经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牛大眼的幸福生活 淫仙路 桃运青年 多视角来看看女绿奴的故事吧~ 沈先生的情书 关于和女人做爱就会有丰厚奖励这件事 修仙之我在仙子身体上打卡 简柔的日记 春闺帐里人 奴性之性奴隶太后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