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 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
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
固定为三月三
。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
。
浴佛节 传说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生
。《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
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
端午端阳 五月初五。《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
投江,
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又把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关於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
,常有赏赐。
伏 夏至后第三个庚
叫初伏,第四个庚
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
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
祭祀,所以也是一个大节
。一般所谓伏
,大约指的是初伏。
七夕 七月七。《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
的晚间是牵牛织
聚会之夜,
家
结采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中元 七月十五注:正月十五
为上元,七月十五
为中元,十月十五
为下元。后代只有上元中元成为节
。。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
饿鬼道中,食物
,即化烈火,目连求救於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
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注:孟兰盆,梵语,是倒悬的意义。作盂兰盆,指施佛及僧,以报父母养育之恩。。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有施饿鬼等等迷信行为。
中秋 八月十五。
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冬至 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称为小至。古
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
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