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月累的练习是少不了的。
就算是那些名声在外的厨师,很多也只有一两个拿手菜,还是经过成百上千次的锤炼才打出的名声。
太年轻的厨师,首先她就没法有多少经验。难不成还从娃娃起就开始掌勺不成?
至于何澜推荐的鱼丸,张老猜测,大概是占了个食材新鲜的好处。
今天没有鱼丸,张老兴致没了大半,他脸色变来变去,终究是唱着空城计的肚子占了上风。
重明盯着张老看了半晌,对他脸上丰富的
十分好,究竟对着这么简单的手写菜单做了多么复杂的心理活动,才会有这样的表
。
“要个麻婆豆腐,再来个酸辣杂。”
重明记下来,又问:“辣度要低一点吗?”老爷子岁数似乎也不小了。
“正常做!”张老一锤定音。
不能吃辣能连点两个菜都是辣的吗?
他最吃辣了!
第0章
酸辣杂主要材料是酸豆角、小米椒和
胗。
胗打出花刀,讲究的是炒过之后吸收了酸豆角和泡椒的酸,融
了小米椒的辣,还能保留着
胗原本脆
的
感,十分下饭。
正经做这道菜的时候,泡椒和小米椒的量都不小,但是开餐厅讲究的是面向大众,不能假设所有的食客都特别能吃辣,所以应玲珑在做这道菜的时候还是酌量减轻了辣度。
她甚至还提前嘱咐了重明,要是客不能吃辣,尽量劝说客
不要点这道菜,毕竟酸辣
杂讲究的就是一个酸爽鲜辣,既不能做成不辣的版本,也不对没法吃辣的客
的胃
。
张老就没这个烦恼,他几乎没什么忌
的,而且特别嗜辣,唯一的问题就是他对这个年轻厨师的水平有着
的怀疑。
坐下来等了一段时间,前面还排了几个客,重明给张老
上了一杯酸梅汤,算是送的。
酸梅汤是应玲珑前一天晚上熬好的,用的是正经的乌梅、冰糖、陈皮、甘等等这些材料,不是市面上那些冲调的调制
可比的。
酸酸甜甜的味道裹着一丝酸梅汤特有的烟熏喉,张老
有些焦躁的
绪竟然被抹平了。还自己熬酸梅汤的店也不多了,也算是小厨师的一点坚持吧。
酸梅汤喝到一半,张老要的两道菜终于上桌了,重明边放下盘子边叮嘱张老
:“小心烫。”
他想了想,补充道:“盘子也烫。”
没想到张老一听,反倒主动伸手去摸盛着麻婆豆腐的瓷盘。指尖摸到灼热的烫意,才满意的收回了手。
重明看得迷惑极了。他看到应玲珑特意在盛菜前把盘子递给金乌,金乌拿在手上转了一圈,盘子生生被加热了好几十度。应玲珑正忙着,重明虽然心里犯嘀咕,也没来得及开问这是为什么,没想到把菜送上桌,明明告诉客
盘子烫,客
还偏偏要去摸盘子。
难道这就叫一身反骨吗?
张老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菜虽然还没尝,对厨师的评价却高了不少。
像麻婆豆腐这种重油重辣的菜,就是要用一个“烫”字出那种特有的香,这个烫不止是豆腐要烫,讲究的餐厅里,连盛菜的盘子都要加热过。盘子要是冷的,油容易凝,影响用餐体验。
普通可能不是很重视这一点,像张老
这种老饕倒是懂得其中的门道。但关键是,他根本没抱着厨师会用心到连盘子也记得加热的这种期待。
坐在这里等菜的十几分钟他也想清楚了,这就是家简简单单的小餐厅,菜品价格也不贵,不能用星级餐厅的要求对所有餐饮店一概而论。
来这里的,就想吃一道朴实的家常菜风味,像他这样抱着极大的期待来的客
才是异类。
没想到他放低了期待,反倒收获了惊喜。
张老低
看米饭,米饭有淡淡的米香味,仔细看米粒上还有一层润泽的油光。质量上乘的大米做出来的米饭就会自带着这种油光,普通的米想做出来也不难,煮饭之前加两滴香油就行了。
眼前的这碗米质量只能勉强算是中上,不过意外的竟然是新米,一碗米饭只收两块钱,用新米已经很难得了,张老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大大小小的餐厅去了无数家,用陈米或者新米混陈米的餐厅数不胜数,一般
吃不出来,也不在乎这个。
舀了一勺麻婆豆腐,张老
松了松眉毛,熨帖的很。这一勺白的是豆腐,红的是辣椒油,绿的是切碎的青蒜,豆腐软
鲜辣,带着一
花椒
的辛香扑鼻而来,质量上好的花椒磨的
,
微麻,又不带一丝一毫的苦味。
麻婆豆腐讲究麻辣鲜香烫酥,这一
竟然全有了,而且回味无穷,一点挑不出毛病,让张老
这个老饕满意的不得了。
再吃一酸辣
杂,这道菜火候正好,
胗脆
爽
,不腻不腥,先
的酸来自于酸豆角,又有泡椒特有的带着绵长后劲的酸辣补上了后段的空缺,滋味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实在是挑不出一点毛病。
张老大快朵颐。
吃着吃着,他闻到了一异的香味。
这香味越来越浓,张老
立刻坐不住了,今天的特色菜品不是酸辣
杂和红焖牛尾吗?
可这明明不是其中任何一道菜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