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两件宝物,他兴致大好,迫不及待地追问起易安之来:「想必这第三件宝物也是不凡,还是快快拿出来,让老夫一睹真容吧。
」易安之近一步上前,不慌不忙道:「太尉大人,这第三件宝物乃是在下所献,名曰『平梁山贼寇之策』。
」此话一出,厅堂里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
肥猫和老狼故作惊慌地去拉易安之,嘴里连道:「公子不可造次,太尉面前,怎能如此无礼?」「哦?」高俅双眸一凝,表情慢慢严肃起来,先前的兴奋渐渐淡去:「梁山贼寇,不过几个打家劫舍的毛贼罢了,只待朝廷军马一到,瞬息便会化为粉尘。
何须用什幺计策?」想了一下,他又道:「看你举止谈吐,也是书香之家的子弟。
老夫甚为好奇,你是如何得知朝廷即将出兵剿匪?如实说来!」话到最后,已经隐带厉色。
易安之却是早有准备,不慌不忙道:「太尉容禀,实不相瞒,在下也算是读过几卷书,忠君之事从不敢忘。
我等在进京的路上偶遇呼延灼将军,相处甚欢,席间呼延将军说起太尉调他进京,所以我冒昧猜测应是对应梁山之事。
」听他这幺说,高俅的脸色才算缓和了些,他开始还担心是调兵之事已经泄露,不过又问道:「朝廷征调地方将领入京乃是常事,为何你独独断定是为了那梁山贼寇?」言下之意已是默认。
「太尉且听在下慢慢道来,我大宋虽说带甲百万,但厢兵早已糜烂,战力十去八九。
目前可战之兵无非西军与禁军,但西军陈兵边境,为的是应对外虏,一般不会轻动,如有兵事,靠的大多只能是禁军。
况且呼延将军乃猛将也,无故奉调进京,必是要动刀兵之事,纵观全国,最近风头最盛者莫过于梁山贼人,所以在下这才贸然一猜。
」一席话说得高俅眉头慢慢展开,眼中有了一丝欣赏之色:「不错,你能推断出这些,也算难得。
那你所求为何啊?不必拿先前那番话来敷衍我。
」三人心里暗擦了一把汗,心道这高太尉不好糊弄啊,好在众人事前预想了各种情况,此时也不至于慌乱。
易安之拱手为礼:「太尉果是明见,在下此番前来,的确是为了做出一番功业。
但在下有自知之明,若是读书科举,恐怕一生也难登大堂,不知何年何月才有机会。
于是才借着两位好友献宝之际,向太尉陈述一二,万望太尉恕罪。
」高俅沉吟了一下:「那你想如何成就功业啊?实话对你说,这两件宝物老夫甚是喜欢,赏赐必然少不了你们的。
但若是求官,便是老夫身居太尉,也是无能为力的。
」有戏!易安之心头一喜,连忙说道:「太尉一项自律,我等怎敢提此冒昧要求,况且此番我等前来,只需为大人分忧即可。
」这下又把皮球踢回给了高俅。
「这般说来,你等倒是一心向着朝廷,老夫这人做事,向来赏罚分明。
既然受了你的宝贝,那便帮你一次。
」高俅这下总算是疑心尽去:「也罢,这样吧,此次呼延灼出征,你随同前往,剿灭梁山后,功劳也分润你一份,将来也好保你个一官半职。
至于你们二位……」老狼和肥猫连忙同声说道:「多谢太尉,但我等都是方外之人,当年深受故人大恩,只愿随身侍卫,护得李家公子周全。
」「也好,两位既然如此忠义,那便各赠金一百斤,随了鹤卿的意吧。
」易安之等的就是这句话,连忙一拱到底:「多谢太尉!」高俅微微点头,受了他这一礼,这才问道:「先前你说有平梁山之策,可是信口之言?」「太尉面前不敢虚言,在下确有些办法。
」「那好,你随我到书房来。
管家,你带大师和道长在府里走走,不可怠慢。
」高俅吩咐道。
「是,老爷。
」跟着高俅来到书房,待他落座后,易安之才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来:「太尉,在下在外游历数载,自认对这梁山贼人还算有些了解。
其实这伙人本来只是一伙占山为王的草寇,领头之人名叫王伦,自号白衣秀士,是个志大才疏之辈,不足为虑。
」「后来那劫了生辰纲的晁盖一伙上山后,火并了此人,自此梁山方才有了壮大的迹象,这晁盖匪号托塔天王,在江湖上颇有名气,所以坐了梁山之主后,却是很有些贼人去投。
但此人勇力有余,智谋不足,又自命为好义之辈,对付起来也不算太难。
」「真正可虑者乃是后来上山的一人,名曰宋江,江湖人称及时雨。
此人事发前乃是郓城一个押司,因为时常接济江湖人士,手面甚为大方,所以被称为及时雨。
听说但凡江湖人士见了他的面都要称一声『宋江哥哥』,可见此人人缘之好。
」「太尉您想,他一个小小的押司,每月的俸禄还不到十两银子,哪来那幺多的银钱周济江湖人士?生辰纲一事,他冒死也要为晁盖等人报信,看起来倒是义气深重。
但若是以往没有晁盖等人的银钱孝敬,他操的哪门子心?」「后来事败被抓,梁山贼人劫了他上山,立马就坐了第二把交椅,地位仅在那晁盖之下。
但此人却是典型的表里不一,面善心黑之辈。
这次高唐州之事,便是此人领兵做下的。
但观其手法,应当还有那匪号『智多星』的秀才吴用参与其中。
」吞了口唾沫,易安之又接着道:「太尉若图梁山,首先应避免水战,梁山周围八百里水泊,芦苇丛生,若是水战,我大军皆是艨艟大舰,于此芦苇荡间施展不开,且不占天时地利,外加那梁山贼人中很有几人精熟水战,到了梁山后也是日夜操练,此消彼长之下,我军堪忧。
」「其次大军若是陆战,应以堂堂之阵,缓缓碾压而至,不给贼人以速战奇袭之机。
尽量发挥朝廷军马兵甲精良,粮秣充足的优势。
另外通告州府,令其布告周边百姓,若是有助官军者,有赏;通贼寇者,重刑……」一番话让高俅听得连连点头,显是从未听过这般细致的分析,待到易安之说完,又发问道:「鹤卿此言甚合我心,不知这次老夫命呼延灼领兵,你如何看?」易安之赶紧一记马屁送上:「太尉英明。
呼延将军乃当世猛将,武艺精熟,更兼深谙统兵之道,当是不二人选,太尉用人得当,在下佩服。
」高俅笑着拿手指点了点他:「你这小子倒是奸猾,我是问你,可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这……」「照实说,只你我二人在此,无需多虑。
」易安之故作思索,而后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之道,关键还在于因地制宜。
具体情况,在下也只能到了军中,见招拆招。
不过此次出兵,太尉可否调两人随呼延将军一起出征?」高俅奇道:「哦?要调何人,确又是为何?」「这二人一名索超,一名张清。
呼延将军虽然武艺高强,兵强马壮,但麾下陷阵猛将却不多。
反观那梁山贼人,多是亡命之徒,更兼林冲,秦明等人,落草之前均为朝廷军将,武艺恐不在呼延将军之下,更有一神射名唤花荣,人称小李广。
若是阵前斗将起来,呼延将军怕是一时半刻也讨不得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