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出发,好比出生,晚上宿营,好比死亡。
路漫长单调,偶尔拐到岔道上,摘几束野花,再返回主路继续向前,有什么不可以?现在不是中世纪,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总不能因为结婚,就把器官的使用权,完全移交给另一个人,那不是侵犯人权吗?再说,人生苦短,我们要发挥生命的潜能,获得快乐,包括性潜能和性快乐。
一夫一妻,当然最道德,但也最有缺陷,要不然怎么离婚率这么高?既然有缺陷,就允许用其它的方式弥补,对不对?」(透过半透明的白色蕾丝边内裤,苏珊的阴户隐约可见,没有一根阴毛。
)那天,苏珊说了许多,我却没有记住多少,一来内容过于震撼,二来裙底风光太分神。
我记不得是怎样结束的话题,只记得离开的时候,正好乔尼开车回来,我连招呼都忘记打。
昏昏沉沉回到家。
厨房里飘着饭菜的香气,妻子正在忙碌着,见到我回来,埋怨起来:「你干什么去了,怎么这么久?」我一面放下包,一面敷衍着回答:「苏珊非要请我喝杯茶,说点事儿,她让我好好照顾你。
」「我这不是挺好的,要什么照顾?」妻子不太高兴了,把我呛了回来。
我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停了一会儿,忍不住没话找话:「哎,你知道吗,苏珊和乔尼,年轻时胆子可大了,他们参加过夫妻交友。
」「什么夫妻交友,不就是换偶,我知道。
」妻子继续忙着,连头也没抬。
「这,这你也知道?」我吃了一惊。
妻子随口回答:「当然啦,乔尼跟我说过。
」「什么,他一个男的,连这都跟你说?」我更吃惊了。
「怎么啦,苏珊一个女的,不也跟你说了吗?」妻子愣了一下,马上把我呛了回来。
我无言以对。
(十一)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一会儿想着夫妻交友,一会儿想着苏珊的内裤和丝袜,还有那光溜溜的阴户,我甚至梦见她脱光衣服,在我面前分开了双腿。
实在睡不着,我便悄悄爬起来,溜进书房,打开电脑,搜索夫妻交友。
没想到,一下子跳出几千条信息,光卡尔加里就有几百条。
我选了点击量最高的十条,一一浏览下去。
这洋人对婚姻的理解,和我们还真是不一样,乍一看挺吓人的,仔细读完,又让人觉得多少有些道理。
按照网上的说法,洋人不把婚姻当作简单的过日子,人家不仅要亲情更要激情。
这激情刚开始人人都有,时间长了人人都没有,怎么办?简单极了,要么离婚,要么外出偷情。
有那么些人两样都不喜欢:离婚,谁能保证下一个就比这一个好?偷情,不仅欺骗而且自私,是主所不喜悦的。
那么好了,不欺骗不自私,只能是夫妇把话讲开,一起出去搞婚外性,于是便有了夫妻交友,即两对或多对夫妇,彼此同意与对方的配偶性交。
和别人的配偶做爱当然刺激,看自己的配偶和别人性交更刺激,于是激情保住了,婚姻也保住了。
这话真没错,我怀疑妻子和美国经理有染,没有看到,光是想象,就刺激得不得了。
我再仔细看下去,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这婚姻就是要有爱,特别是性爱,而性爱少不了激情。
恋爱和初婚的时候,新奇和浪漫就是激情。
时间长了,新奇会消失,浪漫会减弱,最终婚姻变得平淡无奇。
如果能够不断创造新奇和浪漫,人就会出去寻求新的激情,所以说,出轨总是让婚姻中麻木的人重焕青春。
夫妻交友的不同之处是,它不是一人出轨,也不是分别出轨,而是夫妻共同出轨,共享激情。
想到我自己在南加州的经历,不由得感叹:如今这世道,一辈子不出轨还真是难!与其偷偷出轨,还不如讲开了,大家都公平。
本来嘛,性是一种娱乐,而不是一种禁忌。
(我梦见苏珊脱光衣服,在我面前分开了双腿。
)第二天晚上,我还是睡不着,便又偷偷爬起来,查看夫妻交友。
我略过长篇大论,专看后果和可能的危害。
我得出结论,夫妻交友,只要没有强迫,大家都出于自愿,对感情和性生活有益无害。
我还发现,感情好的夫妻才交友,感情差的各自乱搞或干脆离婚。
好几个调查表明,夫妻交友可以促进感情,提升婚姻质量,除非未经协商仓促进行,不会对婚姻造成负面影响。
很多人讲述了亲身经历,说交友使他们感情更深,婚姻更牢。
大家一致表示,逾越禁忌之后,好比饭菜里加了上好的调料,爱得更深,做得更爽。
我正看得津津有味,忽然后背一股凉意,回过头,不知什么时候,妻子站在了身后,悄无声息。
我吓了一跳,赶忙去关窗口,电脑却死机了,定在那里,满屏都是夫妻交友的广告。
我正不知该如何解释,妻子却先开了口:「不就是换妻嘛,不是什么大事儿。
我出国前,北京的外企白领,就开始玩儿这个。
我们公司好几个,自个儿说是圈里儿的,有的孩子都老大了。
」「你们外企这么开放?」我吃了一惊。
「可不,跟国际接轨嘛,搁现在更不算个事儿了。
」「对了,说到你们公司,我想起来,好久没有师姐的消息了。
」我岔开话题,「也不知道在澳大利亚怎么样,孩子都快考大学了吧,没准儿又生了一个。
」「你师姐啊,出去大半年就回国了,那会儿我还没拿移民纸呢。
」「什么?她怎么不跟我说?多可惜啊,多少人偷渡去澳大利亚。
」我大吃一惊。
「我也不清楚,你师姐挺要面子的。
听她办公室的人说,她老公在外面找不到工作,一直当博士后,你师姐心气儿高,受不了,俩人就海龟了。
她老公在大学弄了个副教授,她还回我们公司,继续当项目经理。
」「能理解,能理解,国外找份专业工作太难了。
」我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不由得感慨万千,然后想到一个问题,「你们公司这么好,想走就走,想回就回?」「当然不是,我现在想回就回不去,你师姐上边有人。
」「上边有人?」我有点明白,但又不完全明白。
「你想想,你师姐和你一个专业,跟公司业务一点儿不搭边,英文也就一般,怎么会爬进管理层?」妻子稍稍有些犹豫,但还是继续说了下去,「你师姐也是圈儿里的人,被我们副总拉进去的。
原先她一个人跟副总夫妇,从澳洲回来以后夫妻俩都进去了。
」「什么?怎么会是这样?」我感觉恍如隔世,过了好半天,才缓过神来,「师姐也不容易,那么多年,一个人带着孩子,唉,毕竟是我师姐,这事儿往后别再提了。
」以后的几天里,我没有再上什么交友网站。
我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我相信,妻子不会随便撒谎,师姐多半参加了那种活动。
我一遍遍安慰自己:师姐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