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辣文肉文 > 彷徨之路 > 【彷徨之路】(1)

【彷徨之路】(1)(5 / 7)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杨婉 近身保镖同人之淫缚众美 大武朝长公主萧瞳外传 将公司变成我的淫窟(全) 杀无赦(女角斗士系列) 死在角斗士竞技场上(女角斗士系列) 悼亡(Theta) 美人妻女记者(全) 与男神被迫同居后(全) 我的直属学姊是系花?淫酒派对篇

学后就收收心,把重点放到学业上。”

我是父亲家里那边出过的唯一的大学本科生。也打破了除母亲外的学历记录。就如同在古代,祖上数代都是贫农,突然家里出了个秀才或举人那样稀。也怪不得我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们那样的骄傲自得。

而母亲也不一样,相较于高中毕业的父亲和小学都没读完的爷爷,本科师范毕业的母亲可谓是家中唯一的‘高级知识分子’,据说原本有能力继续读研深造的她,因为生我的原因而使这个打算搁浅。这也是母亲一直以来的一个遗憾。

母亲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就是我们一直所居住的城市华林市。直接被分配到了现在的华林四中,至此,她在高中部教语文一教便是二十多年。曾经的国营厂属子弟中学,经过后来的改组重建和多年的经营,一摇变成市级重点高级中学。成为这个地级市的几所主要重点高中之一。

身为在编教师,无疑是人们羡慕追捧的对象,不管以前还是现在,尤其是对于适婚单身的男青年来说。而样貌可人长相秀丽的母亲,更是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香饽饽’,深受欢迎和关注。听姥姥说,当时上门说媒提亲的把门槛都踩烂了,十里八乡的大小伙儿俊后生托人,恨不得挤破头了往家里钻,介绍起来更是恨不得把某某的十八代祖宗,啥的光荣事迹做过什么大官啥的都一一翻倒出来。

对于姥姥的说法我持着辩证的态度,觉得有些夸张,其中不乏艺术加工成分。但无疑的是,母亲当年确实是绝大多数未婚男青年理想的婚姻对象。只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和满心欢喜热火朝天的张罗母亲终身大事儿的姥姥相比,母亲的反应要冷淡的多。

彼时的她刚刚结束了一场大学内的恋情,虽说不上心灰意冷,但在短时间内不想再有任何的感情纠葛。更何况,那时的她还有了读研的想法。所以拒绝敷衍了很多场姥姥安排的相亲。时间长了,姥姥的那股子热情也慢慢冷却下来,对于母亲的个人问题也不再那么积极。

当然了,说是这样说,但不代表姥姥的内心不着急。按她老人家那种传统的老思想观念——二十岁左右的适龄女青年就该结婚生子,一点也拖不得,年龄大了就难嫁喽。

而母亲拒人千里之外的表现也使得周遭的人慢慢对她望而却步。甚至私下里给她起了个‘冷梅花’的绰号。说起来,这个‘冷梅花’的外号,现在也偶尔被父母的几个朋友同事和周围些人所提起,说起往事也是一脸的思绪万千。

我曾经当着母亲的面喊出‘冷梅花’仨字,本以为会在母亲羞恼的反应中挨上两下,谁知她仅是稍稍一愣,然后拖着长音咦了一声,最后扑哧的笑了出来,在准备开溜的我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带着笑意,开口瓮声瓮气地说道:“冷个啥啊,生了你,妈还冷的起来吗。”说完她又忍不住再次笑出声,说道:“谁教你的,成天好的不学,还冷梅花,这花儿啊,早败了。”

对于自个儿的这个‘雅号’,母亲倒是不以为然,按她的话说‘嘴在别人身上,叫就叫呗,反正又不少一块肉。再说了,多少也是一朵花啊。’不管是豁达还是自嘲,她对别人的一些看法总是不以为意的,或者说她不屑于去关心无关紧要的事儿和人。

父亲周文斌比母亲长上几岁,家中排行老幺,是最小的一个。上面有两个姐姐,就是我的大姑二姑。而相比于父亲这边,母亲那边同辈的就只有姐妹而没有兄弟。同样的三个人,母亲排老二,上下各有一个姐姐和妹妹。父亲作为家中的独子,又是年龄最小的那个,一直都深受全家人的宠爱,从小到大也能称得上是娇生惯养。从大姑二姑名字中的招娣和来娣,不难看出父亲这个家中唯一的男丁,从小有多受爷爷奶奶的重视。

过去的老人几乎没有不重男轻女的,就连思想相对开明,知青出身的姥爷都有些惋惜这一辈子没有生下一儿半子。所以后面才招了大姨夫这个上门女婿来慰藉一直以来心中的遗憾。古话说得好,养儿防老,传宗接代,这种带有重男轻女意味儿的俗语古话总是一成未变,深深地烙印在那一代人的心中。

虽然打小就深受溺爱,但父亲并没有长成为所谓的纨绔子弟,只是性格上表现的总是有些吊儿郎当,一副混不吝的样子。周围的人都说父亲脑袋瓜机灵,打小就聪明,爷爷奶奶也无不感叹,就是没有用到正地方,要不准能有大出息。

父亲自己也曾自信地说过,要是他再年轻二十岁读书不比我差。一旁的母亲听了撇撇嘴直翻白眼。父亲则不以为然,直言当时的大环境不好,一个学校里就没几个学的,不是逃课打架就是拉帮结派,还学习?小心点别出校门就让人给堵了。平时上课,连台上站的‘臭老九’老师都不放在眼里,能学好才怪。

我说那我妈咋考上大学了,父亲愣了一下,瞅瞅母亲,仍旧嘴硬的哼哼说全国那么大,不能都那样,总有少数人是例外。父亲总是有着他自己的道理。

高中毕业后,17岁的他就接了爷爷的班进了厂。当时工人还是很吃香的,爷爷所在的国棉纺织厂更是如此,国营企,铁饭碗,待遇好,福利高,种种金字招牌在无声的发光,照耀着当时的人们。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进厂工作,还得接家里退下来人的班。大姑二姑想进厂爷爷硬是没答应,一直硬拖着交接给了父亲。至此,毕业后的他光荣上岗。

说实话,父亲打小就生的一副好面皮,或许是从小到大没怎么吃过苦,爷爷奶奶有啥好吃好喝的都先紧着他,大姑二姑也疼这个小弟。以至于和同时代面黄肌瘦的人相比,父亲反而显得有些白白胖胖的,周围的人都称呼小时候的父亲为‘小地主’,说小家伙儿长得有福气。

后来,再大一点,因为营养跟得上,他的个子一下子蹿到将近一米八,搁现在确实不算太高,但在那个时候绝对算得上是人高马大家。再加上人长得周正,皮肤白白净净,而且会拾掇自己,发型和穿搭上都受港风文化影响,颇有些当时正风行一时的奶油小生,唐国强,许亚军等一众人的风采。而且,本身又是家中的独子,家境也不错,深受广大女性的青睐。

虽然父亲的个人条件不错,但性格使然,他并不是那种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人。刚进厂的时候还好,但时间一长就开始不正经干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班请假是常有的事,在班期间偷懒耍滑偶尔出现,说是占着工位混日子也不为过。

只不过爷爷的人缘好,讲的开,有些威望。和厂里的一些领导干部关系不错(都是酒桌上的常客),总是能为父亲擦屁股兜屎,所以父亲也免于被厂办开除,过着外人看来颇为潇洒的日子。

爷爷为此也曾说过父亲,只是几次过后没见啥成效索性也就闭口不言,估计是心里清楚自己儿子啥样,再加上对其的过度溺爱,也就不了了之。爷爷不说,奶奶就更不会吭声了,惯着自己的儿子在厂里安然度日。

然而,爷爷奶奶虽对父亲当时的现状还算满意,但父亲自己却有了意见。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外来资本和思想文化冲击着国内这个僵硬庞大的市场和单一僵固的思想。一些东西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曾经的认知和想法都发生了转弯。

有些以前公认的东西也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像父亲这样‘头脑机灵’的年轻人,更是追逐新潮和改变的主力军。89年学潮发生之前,还是有一段舆论宣传环境相对自由宽松的时间。这使得那时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的思想理念(好坏皆有)和计划经济外的东西。再加上设计师的讲话和中央政策性的支持,因此,也就有了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两次‘下海潮’。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唐伯虎点秋香之乳香奇缘 白沙在涅 环球情缘 赵家情事 我与猫娘的日常生活 新婚燕尔 爸爸给骚女儿的量身定制 身不由己的温柔 母子禁忌之夜 小姨肖玥梅